外資腳步放緩招商引資需有的放矢
2012年我國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金額為111.7億美元,同比下降3.7%。其中制造業外商直接投資金額為488.7億美元,占43.8%,其次是房地產業,為241.1億美元,占21.6%,其他行業分布較少。
各地區外資分布情況是:江蘇、廣東和上海注冊登記外商直接投資額占絕大部分比重,依次排名第一、第二和第三位,分別為5729億美元、4525億美元和3774億美元;注冊企業數,廣東、上海、江蘇排在前三位,分別為9.7萬個、5.9萬個和5.3萬個。可見目前外資利用地區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東北工業區,山東、珠三角和長三角等經濟較發達的地區,中西部地區較少。
從吸收FDI的地區結構看,東部、西部地區下降,中部地區勢頭強勁。
政府如何針對外資企業招商引資?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4-2020年地方招商引資模式與產業發展規劃研究報告》調研顯示,跨國企業進入一個地區,大部分企業都是想追求發展新的市場、搶占市場份額或者在該地區投資設廠,進行加工生產。
圖表1:跨國企業進駐地方的主要驅動力調研表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一直以來,中外合資經營企業、中外合作經營企業、外資企業是外商投資在中國最主要的方式,其他投資方式包括設立外商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投資性公司,合作開發、BOT等。一個趨勢是由合資合作到越來越多的獨資和控股。
中國一直重視外資的引進,在與外資企業的服務和溝通上面,不斷完善共同機制以及創新多種溝通方式。如政府針對的外資企業提供的咨詢服務便利,各地外商投資企業協會的建立等。政府在吸引外資進入方面通過多種渠道如網絡發布,專門的會議交流等方式推廣信息以吸引外資。
企業在進駐地方前考察的地方因素很多,下表中表示關注程度,最高為五顆星,星號標記越多表示關注程度越高,外資企業進駐地方時主要考慮的因素以及重要程度如下:
圖表1:跨國企業進駐地方的考察關注重點調研表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一個企業在進行是否異地區域經營決策時,影響決策的自身因素可以歸納為:投資能力、資金支撐能力、整體戰略布局、投資主體職能、企業制度等因素。跨國企業本身的投資能力和資金實力較強,其自身的未來發展計劃和戰略布局規劃是影響到決策的主要因素。
在我國外資腳步放緩,政府招商引資更加需要有的放矢,站在企業角度結合自身優勢進行招商引資。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