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性疫苗 下一個單抗奇跡?
相關推薦 |
![]() 最新行業動態,解密市場盈利點,把握行業競爭主動權 詳細>> |
我國疫苗行業整體盈利較高 行業監管升級 |
未來我國一類疫苗市場擴張潛力不大 二類 |
中國疫苗國家監管體系或超國際標準 有利 |
眾所周知,疫苗是指通過增強免疫力來對抗特定疾病的生物制劑,它通過特定抗原“模擬”致病微生物,激活人體免疫系統并在肌體再次遇到致病微生物時將其識別并消滅。傳統的疫苗主要用于預防疾病(即預防性疫苗),它在控制人類及動物傳染病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但它對免疫低下的機體及已發病的個體無效。
隨著免疫學研究的發展,人們希望疫苗可以在已發病個體中,通過誘導特異性的免疫應答,達到治療疾病或防止疾病惡化的效果,這類疫苗產品便是治療性疫苗。
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疫苗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分析,作為一種新型的疾病治療手段,治療性疫苗通過打破機體的免疫耐受,提高機體特異性免疫應答,清除病原體或異常細胞,因而其相比目前常見的化學合成或生物類藥物有著特異性高、副作用小、療程短、效果持久、無耐藥性等優勢,這也使得治療性疫苗成為繼單克隆抗體之后基于人體免疫系統開發的又一類革命性新藥物。
圖表1:治療性疫苗和預防性疫苗的對比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目前有多個治療性疫苗處于臨床階段,涵蓋了包括各種癌癥、艾滋病、乙肝、丙肝、I型糖尿病、類風濕性關節炎老年癡呆癥等多個復雜疾病。以治療性疫苗目前的朝氣蓬勃之勢,在未來很可能復制單抗藥物的輝煌。
前瞻產業研究院疫苗行業報告分析,我國治療性疫苗的發展存在多方面的有利條件,概括來說有四大因素:
1、政策驅動:在《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和《“十二五”生物技術發展規劃》中疫苗和創新藥物作為重大專項被提到議事日程上來,而作為兩者的結合部,治療性疫苗,特別是涉及嚴重威脅我國人民生命與健康的重大傳染病和復雜疾病的治療性疫苗受到空前重視。
2、需求驅動:由于研發成本高昂,治療性疫苗的價格一般高于傳統化學合成藥物,但隨著近年來國民經濟的發展和居民收入的增加,能夠負擔治療性疫苗的病患越來越多。未來隨著醫改的深入,醫療費用報銷比例將不斷提高,也會使得治療性疫苗未來的使用門檻不斷降低。
3、宏觀因素:據預測,2009-2014年全球疫苗行業復合增長率約為10.3%,而中國國內疫苗市場年增長將高于全球均速,達到15%左右。同時國際治療性疫苗也將面臨增長提速拐點,預計這種趨勢在未來幾年內也會傳到至國內,促使國內相關企業加緊治療性疫苗的開發。
4、技術驅動:隨著基因組學、蛋白質組學、免疫學研究的深入和計算機輔助設計等手段的不斷完善,新疫苗的研發將呈現“流程化”、“扁平化”的特點,預計新型疫苗的研發周期會從目前的10-12年縮短為3-5年,成功率也會從目前的30%提高到50%以上,從而大大降低企業的研發成本,給更多國內企業帶來研發治療性疫苗的機會。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