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嘀打車與快的打車之爭告一段落 移動支付卻不只是雙馬之爭
移動支付的市場前景眾所周知,移動互聯網、互聯網金融以及移動支付等戰場領域息息相關。騰訊與阿里的打車軟件之爭已經告一段落,雖未分出勝負,且戰場領域已經延伸至電影院、超市甚至醫藥零售,但移動支付的競爭遠不只是嘀嘀打車與快的打車之爭那么簡單。
補貼打車、相繼布局線下資源,騰訊與阿里的競爭從打車領域已經拓展至各類生活應用場景。看上去,移動支付市場快要被支付寶錢包和微信支付兩者瓜分,現金與銀行卡將要消失。如果戰爭就此結束,移動支付行業就幾乎被騰訊和阿里壟斷。但是事情遠沒有這樣簡單。
移動支付行業參與主體眾多,金融機構與運營商地位不可撼動
從國外移動支付發展主體來看,國外無論是移動互聯網遠程支付,還是近場支付,其運營主體主要是銀行、國際卡公司、移動運營商、第三方支付機構以及信息科技企業。而銀行除發布本行的手機客戶端外很少在移動支付中起主導作用。因此,國外的移動支付運營模式主要分為四種,分別是國際卡公司主導模式、移動運營商主導模式、第三方支付機構主導模式和信息科技企業主導模式。
國外移動支付運營模式比國內目前的移動支付行業運營模式多了國際卡主導運營模式與信息科技企業主導運營模式,這說明國外移動支付平臺發展到相對開放的程度,吸引了卡商與信息科技企業的進入并成為移動支付的主導力量。由此可見,移動支付平臺的開發是大勢所趨,未來將會有更多類型的企業進入并有望占據移動支付的主導地位,包括卡商與互聯網企業。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中國移動支付行業發展趨勢與投資決策分析報告》分析認為,未來國內移動支付的運營主體憑借各自的優勢開展多種支付情境下的移動支付業務,前瞻預判屆時多元的移動支付的運營模式既存在相互競爭的關系也存在相互補充的關系。移動運營商主導的運營模式憑借其在手機終端的整合能力將在近場支付應用情境下占據較高的地位;金融機構主導的運營模式憑借其高附加值及高黏度的特點將在遠程支付中的賬單繳費、轉賬匯款等定向支付情境下占據較高的地位;第三方支付主導的運營模式憑借其流量優勢及良好的營銷基因將在遠程支付中的實物商品與虛擬商品交易情境下占據較高的地位。
移動支付在不同應用場景中的主導模式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移動支付發展趨勢報告顯示,2013年有28.8%的手機網民使用過移動支付,主要包括第三方支付、金融機構和運營商。微信支付和支付寶這樣的第三方支付只占據一部分市場。以網銀App為代表的金融機構、以話費支付為代表的運營商,仍占據不小市場份額。其他則包括近場支付(NFC、儲值卡)和刷卡支付(刷卡器、信用卡、借記卡)等產品。由此可見,微信支付和支付寶第三方支付只是占據著一部分蛋糕而已。
其他互聯網企業依舊對移動支付虎視眈眈
打車軟件之爭雖然少了百度的參戰,但是明白人都清楚百度自然不會放過移動支付這個戰場,因為其是百度O2O不可或缺的一環。百付寶已經正式更名錢包,并高調做理財,目的就是布局移動支付。同樣的,未來互聯網五巨頭的雷軍,在投資卡拉卡之后,又展開了一系列的動作。如小米支付公司成立,北京銀行成為合作伙伴。小米是互聯網+電商+硬件的合體公司,遠程支付、NFC支付都會有所覆蓋。
除了百度和小米外,UC瀏覽器作為市場最大的手機瀏覽器此前已經和支付寶、銀聯開始合作,通過插件提供移動支付方案。只要用戶擁有支付寶或銀聯卡,在UC瀏覽器上就能輕松支付。雖然360依然在做系統層面的事情,在移動支付方面還沒有動作,但是歷來以黑馬的姿態出現在人們的視野的360或許會做出讓人出乎意料的事情。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