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尼扣留中國十余艘貨船 情況遠比想象中嚴重
1月9日,中國十余艘貨船被印尼方面扣留,印尼蘇拉威西島當地政府要求包括中遠等多家中國航運企業每艘貨船繳納至少30萬美元才可放行,而中國貨船被扣數量還有繼續增加的趨勢。
盡管印尼此前已經發布將于2014年起禁止所有原礦出口的消息,但是生效日期在1月12日,所以此次中國運礦貨船被扣頗有些令人意外。如果這批貨船不能在12日前被放行,裝運的鎳礦就有被要求卸貨的危險。
因此,印尼當地政府的這種做法顯然帶有非常明顯的“敲詐”意圖。而實際情況可能比我們想象的更加嚴重,那就是一旦印尼在12日實施了這項政策,將對中國整個鋼鐵工業產生致命的打擊。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3-2017年中國鋼鐵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盡管需求放緩,但是我國鋼鐵產量依然保持增長。2013年1-10月,我國粗鋼生產量達到了65248.2萬噸,同比增長8.35%;生鐵生產量達到了59845.2萬噸,同比增長7.33%;鋼材生產量達到了88831.9萬噸,同比增長12.52%。
而在我國鎳礦消費中,不銹鋼占81%,電鍍占7%,合金和鑄造占7%,電池占3%,其他占2%。所以,鎳礦對鋼鐵工業發展非常重要,但是我國鎳礦嚴重依賴進口,尤其是印尼和菲律賓。2013年1-11月,我國鎳礦表觀消費量6343萬噸,而進口量為6472.20萬噸,占比為98%。
前瞻網鋼鐵行業分析報告指出,近年來,我國鎳礦進口量快速攀升,不斷創新高。2013年1-11月,我國共進口鎳礦6472.20萬噸,同比增12.57%。而在2005年,中國鎳礦進口量僅48萬噸,在不到8年內,我國鎳礦進口增長了134倍。一方面鎳礦進口量高速增長,另一方面鎳礦進口源頭單一,從菲律賓和印尼進口的鎳礦占我國鎳礦總進口量的比重常年保持在95%以上,近兩年更是超過了99%。
所以,此次印尼扣留中國貨船一方面有明顯的“敲詐”之嫌,另一方面更應該看到我國鎳礦進口的窘境,對于我國鋼鐵工業影響巨大。目前,我國港口還囤積著2758萬濕噸紅土鎳礦,如果按照12月中國鎳礦的消耗水平,中國的鎳礦庫存僅夠消耗3.87個月。
考慮到近年來中國與菲律賓的關系惡化,以及印尼對原礦產品出口的禁止,中國鎳礦進口源頭有可能被徹底切斷,中國鋼鐵工業將面臨著無鎳可用的窘境。所以,一方面,中國必須開拓鎳礦進口的源頭,減少對單一國家鎳礦進口的依賴;另一方面,中國也應該積極尋找對策,例如加快在印尼投資建廠,提高產品附加值等。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