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李亞鵬嫣然基金遭炮轟 看我國基金會的發展困境
李亞鵬最近又麻煩連連了,這次的罪名是"以公益斂財發家"。在微博上爆料人周筱赟質疑李亞鵬主導的嫣然基金有7000多萬善款"下落不明"。仔細看了看周先生的爆料材料,對于人生攻擊、個人家庭感情生活的抨擊部分實在不太茍同。這部分讓舉報材料顯得相當沒有水準。不過,舉報材料中的確提出兩個值得人生疑的地方。
第一,嫣然基金的合作單位基本上選擇的都是民營美容整形醫療機構。在李亞鵬的回復中對此的回應是不夠有說服力的。唇腭裂手術屬于醫學范疇,而且還是列入了醫保的重大疾病保障范疇,按理應如其他同業基金會的做法,采取和三甲醫院合作更為合情合理。但嫣然基金的合作醫院更多的是選擇民營醫療機構。
從針對爆料的回復中看來,選擇民營醫院的主要原因在于可以獲得對方的資金捐助與技術協助。或許基于成本收益的角度考慮,選擇帶有個人利益訴求(民營醫院需要擴大品牌影響力,與嫣然基金合作可迅速提高知名度)的民營醫院合作相比選擇國有醫院有更大的議價能力,可以獲得更多資源。但是這個前提必須建立在技術實力較強與手術費較低的前提下,不然將不免使人產生疑慮,存在謀取個人利益的潛在可能。從醫療技術水平來看,嫣然基金資助的手術未曾有失敗案例曝光。而合作醫院尹美爾卻有不良記錄,也許這是尹美爾這等民營醫療機構自身發展過程中難以擺脫的內控失效、追逐利益與規模時出現的發展問題。但唇腭裂手術的難度還處于合作醫院的能力范圍內,從技術與資質來看也不能完全否定民營醫療機構。但是,對安全性與風險控制要做到放心,套用一句網絡流行語:"臣妾做不到啊"。基金會選擇民營醫院作為合作單位應該有更嚴苛的門檻標準才能讓民眾放心。
前面提到兩個前提的第二個"手術費用",恰好是周先生質疑的第二個核心要點。嫣然基金的財務漏洞高達7000多萬,問題的關鍵在與單例手術的費用9.9萬遠超過其他公益組織5千元的標準。周先生在這里推算方式過于粗暴簡單了,用總支出直接相除得出單例手術費用再與其他公益組織均值5000/手術算總開支相比,最后推出財務漏洞7000萬。根據嫣然基金會的回復,有5322萬元定向募集資金用于嫣然天使兒童醫院的建設,2925萬元用于嫣然天使之旅、雅安地震災區患兒救助、救助患兒夏令營等公益活動以及慈善晚宴、答謝音樂會、行政管理成本等。用于患兒救助的款項為4153萬元,以這個數字除以9442例,單例救助平均費用4398元,遠遠低于周先生9.9萬元之說,也與其他公益組織的5000元相接近。
關于以上公布的數據我還是相信其真實性,李亞鵬的回復措施得體、克制,與充滿了個人感性色彩、帶有強烈個人攻擊的舉報材料相比,更彰顯了作為一個具有獨立思考能力、能明辨是非,面對爭辯時應該持有的一個理性人的態度。而有所不足的是,缺乏更細致的財務附注,如果能提供每一筆開支的去向那是更有說服力。
一直以來,做慈善辦慈善基金會始終面對著財務是否透明的問題。法律法規的缺乏是重要的因素,無論是《基金會管理條例》還是《基金會信息公布辦法》,甚至民間機構"基金會中心網"、《福布斯》雜志中文版推出的慈善機構透明榜都沒有對此做具體的披露要求。從監管層面來說,盡快立法促進基金會的透明發展是勢在必行,歷經各種磨難公信力消失殆盡的中國慈善機構再繼續來幾次郭美美事件或許到最后只能依賴財政資金生存。
除了制度層面的問題,我國基金會的發展也存在自身的內部管理問題,具體表現在基金會資金的籌款、保值增值能力,資金使用不規范與使用效率低等。以基金會的保值增值能力來說,中國紅十字基金會2012年的投資收益為0,收入一半來自捐贈約為1.17億,另一個大頭則是政府的補貼8857萬,占了37.85%。
相比之下,海外著名基金會的保值增值能力則強很多。如比爾和梅琳達·蓋茨基金會2011年基金會收入341萬美元,其中捐贈收入278.3萬美元,投資收益62.2萬美元。投資收益占基金會總體收入規模達18.27%。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