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治理 礦山資源合理利用
湖南省資興東江鎮楠木峽鎢礦廢棄礦山采用利用大自然植被生態修復做法,采取以現代噴播為主的生態修復技術,來構建上萬平方米邊坡近自然地山林植被,防止坡面礦渣與有毒有害物質進入東江湖。該礦山由之前巖石裸露、寸草不生的露天排石堆渣場,已被防滲植被毯覆蓋,裸露的傷疤得到有效治理。
☆ 綠色開采為生態環境保駕護航
生態保護必須從源頭抓起,邊破壞邊治理,甚至破壞后再治理的方式,并不是解決礦山環境問題一勞永逸的方法。但是,礦產是經濟賴以生存的重要資源,不能不開采。如何減少礦產開發引發的環境問題?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礦山生態修復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中指出,礦山生態修復最好是以防為主,因為一般的生態系統在破壞后,很難恢復到原來的狀態。生態系統有個閾值原理,當外界對系統的干擾超過了閾值后,就很難恢復。從源頭制止破壞,就是業界一種新興的生態保護創新理念——綠色開采。
所謂綠色開采,就是綜合考慮資源效率與環境影響的現代開采模式,遵循循環經濟中綠色工業的原則,努力實現低開采、高利用、低排放的開采技術。綠色開采對于保護生態環境,建設綠色礦山,發展循環經濟,打造和諧礦區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義。
圖表1:煤炭資源綠色開采技術體系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