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老大改革第三槍 高鐵試點航空定價模式
中國鐵路負債累累,鐵路貨運提價和客運提價迫在眉睫,中國鐵路改革進程不斷深化。改革第一槍打向了鐵路貨運班輪機制,改革第二槍指向了鐵路投融資改革。改革第三槍或指向鐵路運價機制。
鐵路定價權將下放
目前,中國鐵路貨運和客運的定價機制是:鐵道部或鐵總先根據實際的運力和需求統計情況,向發改委申報一個定價方案,發改委在此基礎上進行調整,然后作為整個國家鐵路網內的價格標準統一實施。
國發33號文當時確定了未來鐵路改革的幾個方面,其中運價體制改革當時規定是由發改委牽頭組織,鐵總彼時處于被動配合位置。但是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后,總體的改革基調是放權。
鐵路的運價并不是鐵板一塊,有些由市場自主決定,有些公益性較強,需要政府定價。鐵路價格改革的總體趨勢是讓市場定價的范圍逐步擴大,把政府定價的范圍只限定在公益性和網絡型自然壟斷環節。
高鐵或試點航空定價模式
旨在改善鐵路盈利能力、增加對民營資本吸引力,且備受各方關注的鐵路運價改革方案正在醞釀中,可能于2014年初出臺。前瞻產業研究院《2013-2017年中國高鐵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分析認為,貨運運價將在一至兩年內上調為0.15元/噸公里左右的合理水平,相比目前鐵路平均0.12元/噸公里運價,依然有20%左右的提價空間。之后實現市場化波動。客運方面,高鐵試點航空定價模式、實現運價市場化,而普通列車接受政府補貼。2014年二三月份,鐵路貨運價格可能會上調,提價幅度或不會低于10%。
中國高鐵目前開一條虧一條,究其原因還是客流運量上不去,許多高鐵上座率不達10%。高鐵試點航空定價模式,運力過剩時可通過降價提高上座率,在運營成本不變的情況下,上座率增加將提高營業收入,因此高鐵試點航空定價或可以改變高鐵虧損現狀,扭虧為盈。
高鐵試點航空定價原因
1、高鐵連年虧損急待改革
2012年,武廣高鐵的總收入達到97億,營業成本108億元,虧損11億元;2011年這數字為75億元,武廣高鐵運營的第一年則為50億元。前瞻產業研究院預計,2013年,隨著京廣高鐵的全線貫通,武廣高鐵的運營收入還將大幅提升,會超過100億元。
2、“營改增”對鐵路運輸企業稅負反而加重
近期鐵路貨運價格改革受到業界關注,因為鐵路運輸業“營改增”出現企業稅負不降反升的情況,鐵路貨運提價可以對此進行對沖。前瞻產業研究院高鐵行業分析報告數據顯示,營改增政策實施后,預計大秦鐵路利潤減少11.2%、廣深鐵路減少16.1%、鐵龍物流減少5%。
3、鐵路建設資金短缺急待改革
自1995年至今,鐵路客運基準票價率一直沒有作過調整,始終實施低運價政策,鐵路運輸企業保本經營已十分困難。另外,鐵路運輸企業承擔著大量公益性運輸、公益性線路運營補貼。消息人士指出,有關部門正醞釀建立鐵路公益性、政策性運輸補貼制度,對于鐵路承擔的學生、傷殘軍人、涉農物資和緊急救援等公益性運輸任務,以及青藏線、南疆線等有關公益性鐵路的經營虧損,要建立健全核算制度,形成合理的補貼機制。在理順鐵路運價、建立公益性運輸核算制度之前,中央財政將在明后兩年對中國鐵路總公司實行過渡性補貼。
鐵路19年基準票價不漲的同時又是大規模鐵路建設發展的高投入,建設資金絕大部分來自發債、貸款,鐵路發債僅憑員工節衣縮食是難以長久為繼。鐵路投融資渠道通路不暢,好的項目鐵路投資不出去,缺錢的項目,外來資金進不來,很重要的原因也是鐵路價格未理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