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灣海上花田旅游度假區開工 濱海旅游項目日益多樣化
12月20日,杭州灣海上花田生態旅游度假區(一期)工程正式開工。該旅游度假區是杭州灣江南生態城(杭州灣旅游商貿綜合體)的重要組成部分,總規劃占地面積3000畝,位于嘉紹大橋南橋頭堡,將建成為杭州灣南岸一個以大地藝術景觀和創意生態農業為特色的國內一流的濱海休閑旅游度假勝地。20日開工的首期項目占地約660畝,預算投資1.5億元,由旅游集散中心、七彩田園區、五彩叢林區、十里畫廊區、水上花園區等功能區塊組成,預計建設工期為14個月,將于2015年春季向游客開放。
近幾年,我國濱海旅游業景氣持續提升,海島旅游、海洋節慶發展活躍,游艇郵輪行業發展加快,濱海旅游發展環境不斷優化。為了更好地利用區域濱海旅游資源,增加濱海游客人數,提高濱海旅游收入,各沿海地方從規劃制定、行業管理、設施完善、項目建設、產品創新等方面積極開展工作,各顯其能,在競爭中實現發展。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濱海旅游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分析指出,未來,我國濱海旅游業的發展將呈現“產品體系日益豐富、科技支撐力度加大、規劃性與可持續性加強”的發展趨勢。
產品體系日益豐富
特色是濱海旅游的制勝法寶;明確的主題是形成差異、營造特色和增強競爭優勢的有效途徑;多元化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濱海旅游資源,另一方面也可以充分滿足旅游者的多方面旅游訴求。因此,濱海旅游產品應力爭實現特色、主題多元化,從而為實現我國濱海旅游發展戰略提供有力支撐。
科技支撐力度加大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是實現濱海旅游發展的手段。依托科技的發展,才能有效地實現創新,實現濱海旅游產品的開發與宣傳、人員隊伍的建設。因此,未來濱海旅游發展的科技支持力度將不斷增大。
規劃性、可持續性加強
濱海旅游資源的開發具有不可復制性,一旦破壞將無法修復。景區開發時,在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的前提下,明確其存在的劣勢以及改變方法,重視規劃,有序開發,循環利用資源,為濱海旅游業進一步發展向縱深發展,擴大產業影響力和提升產業競爭力打下基礎。
在濱海旅游業項目投資方面,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濱海旅游市場分析報告給出如下建議:
建議一:投資濱海風景區
在濱海風景區的建設方面,國內旅游企業可借鑒的國外成功經驗有:
依托水下文物建設旅游景點
運用現代科技手段,加大具有重大歷史價值文物的保護力度,通過保護形成熱度很高的旅游景點。如美國夏威夷珍珠港在當年被日軍炸沉軍艦的原址上,使用現代科技手段,在水下直接建立起供游客參觀的景點,成為到夏威夷的游客必去之處。我國沿海區域也有許多水下文物,可以借鑒這一成功做法。
建設臨海標志性建筑、主題性海洋風景區
世界臨海國家與地區普遍重視建設臨海標志性建筑,如日本下關市建設的“海峽之夢”等地標性建筑,已成為游客到該市必去的觀光景點。世界若干國家建設的越來越多的以海洋為主題的景區景點,如日本大阪的海洋城等,是游客參觀的熱門之選。我國沿海旅游業可適當建設臨海標志性建筑、主題性海洋風景區,以促進濱海旅游業進一步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