稅收遞延養老保險仍是將問題丟給下個倒霉蛋
2012年,行業退保率雖然控制在警戒上限5%以內,但已對行業造成持續性壓力,退保率逐步攀升開始成為行業共同遭遇的難題。
投資不振,壽險公司的滿期給付又逼近。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3-2017年中國人壽保險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2013年全壽險行業滿期給付金達到1400億元,其中中國人壽有1060億元滿期給付,占比高達80%。據預測,2014以及2015年全行業滿期給付金約為1600億元和2300億元。
此外,無論是社會統籌的養老保險還是商業養老保險,如果我們活到平均年齡72歲以上,我們拿回的錢一定是多于當初我們繳納的保費。但是養老保險公司在運營管理方面還需要投入不少成本,錢從哪里來? 投資收益夠不夠支付?
三重壓力下,壽險公司普遍通過高現價產品來調整結構,以維持給付能力。目前傳統壽險市場幾近飽和,保險公司雖然能夠通過繼續挖掘產品,加大銷售力度,用當期保費收入支付,但如果連最后一滴水也榨干了怎么辦?
在這個時候,保險公司又喊出了"養老保險和健康保險是大勢所趨"的口號,為了讓居民主動購買,推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寄希望于鑿開另一塊保險市場水池,同時繼續積極開展資產管理業務。但前面分析來看養老保險公司的經營情況普遍不理想,而問題也被歸結為"規模不夠",因此繼續開疆擴土。
資本市場以及相關投資渠道若仍不理想,商業養老保險公司仍然會面臨像當前社會養老保險一樣的難題,而且問題更嚴重。社會養老保險有政府的財政補貼輸入,商業保險公司靠什么?繼續玩擊鼓傳花游戲,將這個問題丟給下個倒霉蛋?稅收遞延只是包裹住養老保險行業本質問題的"糖衣"罷了。如果發生系統性風險,地方政府就會"賠了夫人又折兵"。因此,政府整頓資本市場是重要的事,推出稅收遞延型養老保險是緊急的事,之所以一直在做緊急的事是因為一直沒做重要的事。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