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環保成為時尚 葡萄酒也可錦上添花
雖然主流經銷商具有“終端制勝”和“渠道為王”的優勢,但是大船難掉頭,特別是2011-2012年受投資和炒作影響,囤積了大量的庫存,且以高端葡萄酒居多,現今難以消化。電商渠道的崛起,似乎讓中小葡萄酒商們找到了救命稻草。渠道易于快速鋪開的同時,還能以價格取勝,將“平民化”的理念帶到銷售策略中來,與主流葡萄酒商搏擊。
不過,渠道方面的爭奪似乎沒有起到立竿見影的效果。從“雙十一”的酒類電商銷售情況來看,同樣市場不濟的情況下,葡萄酒和白酒的電商銷售有著天壤之別。酒仙網“雙十一”當天訂單金額為2.2億,較去年的業績增長360%,占整個酒類電商當日銷量的比重達到80%;相比之下,以葡萄酒為主的也買酒網銷量雖然較去年“雙十一”翻了一番,但也僅為3200萬,遠遠不及白酒電商酒仙網。由此可見,葡萄酒的電商渠道還遠沒有發揮應有的優勢。中小葡萄酒商僅靠電商渠道獲得市場份額的策略未免顯得單薄。
前瞻產業研究院分析認為,渠道之外,產品本身表達的文化和概念能否抓住時下大眾意識趨勢是贏得市場的關鍵。顯然,80后和90后群體已成為進口葡萄酒市場的主要挖掘對象,而在“平民化”這一需求新增長驅動力的影響下,進口葡萄酒盲目追求個性化已不合時宜,能引起大眾共鳴的文化和概念才是正途。因此,像美國面市的紙質包裝葡萄酒可以作為中小進口葡萄酒商的選擇參考。針對當前污染防治人人有責的共識,將環保理念引入葡萄酒表達的文化和概念中來,特別是融入到包裝這一直接吸引消費者的產品要素當中去,將無疑能幫助中小進口葡萄酒商找到出路。
當然,環保不過是能引起共鳴的其中一個亮點,還有許多可供挖掘的大環境下的文化和概念等著葡萄酒商們細心發掘。甚至是包裝的尺寸,也有著能跟年輕消費者產生共鳴的亮點,例如小包裝易以攜帶,符合年輕一代喜好出游的特點。總之,渠道固然重要,但渠道之外的可能也不能忽略。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