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版”鐵礦石期貨推出 中國鋼企的福祉
繼2013年9月12日中國證監會批復大連商品交易所進行鐵礦石交易后,中國證監會于10月11日批準了大連商品交易所上市鐵礦石期貨合約,10月18日鐵礦石期貨合約正式于大連商品交易所推出。
此次推出的鐵礦石期貨是全球第一個采用實物交割的合約,將鐵礦石期貨價格和現貨價格以及國外指數價格聯系得更加緊密,能夠真實地反映市場的供求狀況,形成更為合理的市場價格,有利于鐵礦石價格的穩定性。
鐵礦石是全球第二大的大宗商品,僅次于原油。2012年全球鐵礦石產量同比下滑8.8%至18.6億噸。這是自2001年以來,除了2009年經濟危機以外,全球鐵礦石產量首次出現下滑。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全球鐵礦石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2年全球75%以上的鐵礦石由澳大利亞、巴西、中國、印度和俄羅斯生產,產量較為集中。
圖表1:2012年全球鐵礦石產量地區分布格局(單位:%)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從我國生鐵產量來看,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4-2018年全球鐵礦石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2年我國生鐵累計產量為6.58億噸,同比增長1.9%。2013年前三季度,我國生鐵產量為5.40億噸,同比增長6.90%,全年有望突破7億噸。
圖表2:2003-2013年9月中國生鐵產量及同比增速變化趨勢圖(單位:萬噸,%)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然而,自2008年以來,由于整體開采品位的下降,我國的成品礦生產并未出現大幅增長,在鋼鐵產能持續擴張的背景下,鐵礦石的供需差距進一步被拉大,我國不得不進口更多的鐵礦石以滿足鋼鐵生產要求。
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2013-2018年全球鐵礦石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12年,中國鐵礦石原礦產量達13.1億噸,但按照全球平均品位折算后僅2.81億噸,而當年我國鐵礦石消費量達到10.56億噸,進口量達到7.44億噸,對外依存度超過70%。
從國內鐵礦石的市場來看,中國已是世界鐵礦石第二大生產國、第一大進口國和最大的現貨貿易市場。但是由于全球鐵礦石供應的壟斷格局,我國鋼廠在國際貿易中鐵礦石的議價能力一致較低。此次鐵礦石期貨的上市將改善鐵礦石的定價模式,有利于傳達中國鋼廠和貿易商的意見,提升我國鐵礦石國際定價話語權。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