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再制造產值已達80億 三大問題仍待解決
第一、汽車再制造原材料獲取較難
在國家法律層面,《報廢汽車回收管理辦法》對回收汽車零部件的回收、利用,回收市場準入和監管辦法有著較為嚴格的規定。第十四條規定:報廢汽車回收企業必須拆解回收的報廢汽車,拆解的五大總成(指汽車發動機、方向機、變速器、前后橋、車架)應當作為廢金屬,交售給鋼鐵企業作為冶煉原料。這使得再制造企業只能從固定用戶或者汽車維修市場收購一些舊件作為再制造原料,遠遠不能滿足生產和市場的需求。
第二、企業缺少投資熱情
一方面,稅收問題導致企業經營成本過高。企業在購買再制造原料時無法獲得增值稅進項稅發票,導致其無法抵消,這就增加了企業的經營成本,無形中提高了再制造產品的價格;另一方面,再制造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但是在短期內很難獲得效益。對于追求利潤最大化的資本而言,企業很難獲得在資金上的支持。
第三、消費者對再制造產品的認知還存在誤區
目前,國家在再制造產品的宣傳力度還不夠,大部分消費者對汽車再制造產品缺乏了解,認為就是維修或二手產品,信任度較低。出于安全的考慮,消費者不愿意購買。另外,汽車再制造產品缺少統一的質量標準,消費者很難對再制造產品的質量進行判斷,顧慮較多。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