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啤酒凈利增長 啤酒行業也將“背水一戰”?
10月30日,青島啤酒(600600.SH)公布了三季報,顯示1-9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241.93億元,同比增長11.0%;實現凈利潤21.65億元,同比增長28.7%。燕京啤酒(000729.SZ)此前公布的三季報顯示,其1-9月實現收入118.6億元,同比增長5.7%;凈利潤8.9億元,同比增長10.1%;實現啤酒銷量490.6萬千升,同比增長5.2%。兩家一線啤酒巨頭經營效益都有所提升,市場份額也在不斷擴大。
同時,華潤啤酒上半年的業績也不錯。華潤創業集團的啤酒業務于2013年上半年的啤酒銷量較去年同期上升7%至約575.9萬千升,其中營銷全國的“雪花 Snow”啤酒銷量同比上升8%至約526.3萬千升,占總銷量超過90%。由此可見,一線品牌的爭城掠池并購戰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反映在經營業績上。
然而,二三線啤酒品牌的日子就比較難過了。例如,金星啤酒雖然掌控著河南啤酒市場幾近半數的市場份額,但已沒有市場空白地帶,轉而于今年全面進軍飲料市場。而珠江啤酒發布的三季報顯示,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同比下降28.6%,還得靠政府補助支撐業績。一線品牌大張旗鼓的并購,已將六成以上的市場份額收入囊中,眾多二三線品牌可謂夾縫中生存,被迫陷入背水一戰的境地。
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從地圖板塊上來看,稱之為“背水一戰”確實不假。10月16日,重慶啤酒發布公告稱,證監會批準通過嘉士伯香港要約收購重慶啤酒一案,嘉士伯的西部地位已確定。而華潤啤酒更是步步為營,占據了中國東部、東北、東南和西南版圖的啤酒市場。而且,華潤啤酒的并購均是“強強聯合”,收獲了市場的同時,也使品牌價值大增。
圖表1:華潤啤酒并購路線分析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同時,青島和燕京啤酒也并購了眾多啤酒企業,不過,由于并購企業多數是弱勢企業,導致購后的企業投入了大的技術、設備、人力、營銷成本,不僅不利于企業效益提高,也沒能使品牌價值有效提升。不管怎樣,到目前為止,從版圖上來看,一線啤酒已將主要區域瓜分,二三線啤酒將難以在地理渠道上實現突破。
不過,面臨“背水一戰”的二三線啤酒品牌,雖然難以在地理平面上拓寬市場和渠道,卻可以在產品差異和市場縱向深耕方面殺出血路。例如,瞄準80后、90后這一細分市場群體,定位年輕形象的啤酒品牌;或是從功能方面劃出品牌領域,如定制啤酒、婚慶啤酒等。只有不斷嘗試更加細分的領域,而不是一味追求覆蓋大眾范圍,“背水一戰”才能博得一線生機。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