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壓設備 “國貨”很給力
特高壓輸變電設備基本實現國產化
“晉東南-南陽-荊門”特高壓建設工程作為全世界運行電壓最高的輸電工程,開發了全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特高壓交流輸電工程技術,實現了科研攻關、工程設計、設備研制、成套設計、運輸安裝、調試試驗和調度運行的全面自主化。在特高壓示范工程建設中,除了一支1000千伏變壓器套管,其余設備全部都是首次研制的國產設備,設備的綜合國產化率達到90%,達到國家發改委規定的70%的國產化率目標。
國務院有關部門針對重大裝備國產化目標,相繼出臺了一系列配套政策,有力地推動了特高壓輸變電設備國產化工作。通過特高壓試驗示范工程的建設,國內輸變電設備制造企業初步實現了不同制造技術的有效融合和提升,以關鍵材料和設備實現自主化為標志,逐步改變了輸變電設備受制于人的局面。
前瞻對于特高壓設備行業的發展建議
隨著“十二五”特高壓工程項目建設的不斷推進,未來幾年我國特高壓設備行業將會保持較快速度發展,行業將面臨高景氣周期。未來國家特高壓建設的加速,將會帶動特高壓設備行業的整體業績向好。前瞻對于特高壓設備行業的發展提出以下建議:
(1)進行技術經濟比較
從中國的國情出發,站在全國聯網戰略規劃研究的高度(全局性、長遠性、前瞻性),從提高輸電能力、節省線路走廊等多方面進行技術經濟比較,在應用特高壓交流輸電技術時做到安全可靠、經濟合理。
(2)合理借鑒國外經驗
雖然在世界范圍內,特高壓輸變電技術的儲備是足夠的,但取得的運行經驗是初步的,還存在風險和困難,有些技術問題還需要進行深入的研究,特別要結合中國電網的實際情況,在吸取國外經驗的基礎上大膽創新,在下列方面要開展專門研究,例如:無功電壓控制問題、過電壓及潛供電流控制問題、特高壓電網及下級電網協調發展問題、交(直)流系統協調發展問題及安全穩定控制問題等等。
(3)加強設備技術研究
研究應用于特高壓輸電系統的串補及可控串補技術,滿足遠距離、大容量、經濟送電的需求。在中國特高壓輸電示范工程建設及實施過程中,這兩種主要設備應進一步加快研制開發及國產化的進程,滿足未來電網長遠發展需要。
(4)長遠規劃特高壓電網建設
為實現建設國家特高壓電網的戰略目標,除了考慮不同輸電方案的技術經濟比較外,還應考慮特高壓電網的特殊地位和作用,結合中國已建特高壓項目的經驗和教訓,從長遠角度去規劃和建設國家特高壓電網骨干網架,考慮特高壓重要通道及聯絡線以及重要輸變電設備在未來電網中的適應性問題,重要設備參數及性能能夠適應未來電網的發展要求,才能最大限度滿足電力市場化對電網的需求,從而實現最大范圍內的資源優化配置。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