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高壓設備 “國貨”很給力
2013年10月,國網湖北電力科學研究院結合±1100kV特高壓設備現場試驗技術創新研發的換流變壓器低頻加熱電源,首次在哈密南±800kV特高壓換流變壓器應用并取得圓滿成功。該技術的成功應用,徹底解決了現場因冬季低溫導致換流變壓器熱油加溫耗時過長以及換流變壓器低溫啟動的工程技術難題,向全世界展示了中國特高壓設備“國貨”的實力。
特高壓電網建設規劃
“十二五”期間是我國特高壓電網發展的重要階段,到2015年,“三華”特高壓電網將形成“三縱三橫一環網”的特高壓交流電網,屆時,錫盟、蒙西、張北、陜北能源基地通過3個縱向特高壓交流通道向“三華”送電,北部煤電、西南水電通過3個橫向特高壓交流通道向華北、華中和長三角特高壓環網送電。此外,“十二五”期間,配合西南水電和西北、華北煤電和風電基地開發,將建設錦屏-江蘇、溪洛渡-浙江、哈密-河南等11回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
圖表1:2015年我國特高壓電網規劃圖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特高壓電網投資規模
根據國網和南網的規劃,“十二五”期間特高壓交直流投資約為5000億元,其中國網特高壓交流2800億元,直流2200億元。國網特高壓交流將建設成為“三橫三縱一環網”的格局,而通過特高壓交直流共同完成北部、西北部、東北部煤電、風電和太陽能電力向環渤海和東南部地區輸送以及西南水電向東南地區輸送的建設目標。
在《特高壓電網“十二五”規劃》審批得到通過的情況下,交流由于受限于此前進展緩慢、爭議及阻力較多等因素,按時完成“三橫三縱一環網”可能性不大,預計將以每年1-2條線路的進度穩步推進,整體投資規模應低于2800億元;而直流爭議較小、各省規劃中建設積極性高且進展較快,如果按照國網最新規劃的16條直流線路規模來看,整體投資應達3000億元,但其瓶頸在于設備制造與工程建設,每年2條左右應是比較合理的進展速度。
總體來說,對于特高壓的規劃通過審批持樂觀態度,而在大范圍缺電頻發、國家支持自主技術的
高端裝備制造以及電網整體投資確定性較高等前提下,特高壓在2013-2015年有望真正進入建設高峰期。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