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推動健康服務業發展 健康險發展迎來新契機
新醫改不但為商業健康險的發展提供了空間,且有利于商業健康險的快速發展。國務院和衛生部明確提出“鼓勵積極發展商業健康險,提倡政府購買醫療保障服務”等方式完善補充醫療保險體系;通過與醫保合作,可實現信息共享,醫療支出的道德風險大幅下降,健康險將改變難盈利狀況,“湛江模式”和“江陰模式”都提供了較好的經驗。
4、行業發展亟需專業化經營
盡管健康險行業增長態勢喜人,但國內4家專業健康險公司的總體增速卻有所下滑,經營狀況并沒有出現明顯好轉。由于2013年上半年保監會統計口徑的變化,健康險公司的萬能險等業務不被計入保費收入。截至2013年上半年,國內4家健康險公司共實現原保險保費收入54.8億元,同比下降2.1%,這一數字遠低于健康險行業的平均增速。同時,國內4家健康險公司的保費收入在健康險保費總收入中的占比也較2012年底下降0.3個百分點至9.3%。
從更深層次來看,在全國范圍內獲取大病保險資質的過程中,由于專業健康險公司的網點數量不及綜合壽險公司,并不占優勢,也造成了市場份額被擠壓,所以專業健康險公司市場份額的下降更多是由于其經營策略出現了一定的問題,核心競爭優勢不足。但是,專業化經營是健康險未來發展的必然方向。
與財險和傳統壽險相比,健康險產品形態較為特殊,服務鏈條與盈虧平衡周期都更長,同時涉及與社會保障體系、醫療系統、保健養生等多產業的銜接,跨行業特性使風險控制難度更高,健康險必然面臨專業化的發展方向,但目前,國內健康險行業仍存在專業化水平不高、結構不均衡等問題。
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盡管我國健康險的發展需要一系列的頂層設計,包括專業化的經營環境、消費稅收優惠、特許領域(如醫療儲蓄基金試點)以及專項財政補貼等刺激政策,但是,保險公司有必要將健康險專業化經營作為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在專業化的路徑設計上,對于有基礎的公司,應當剝離現有業務,積極進行專業化探索;對于沒有基礎的公司,應當逐漸嘗試探索,并積極尋求差異化、特色化經營,構建差異化競爭優勢。
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健康服務產業將成為未來一段時間中國保險行業發展的主旋律,具有服務特色和經營優勢的公司將有望在健康保險行業獲得競爭優勢,并有望挑戰現有保險的競爭格局。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