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定向增資錢景廣闊
對此,前瞻投顧分析認為,隨著新三板試點范圍的擴大,試圖通過新三板融資的企業越來越多,在資金面整體趨穩的情況下,單筆募資額逐漸回歸理性是必然趨勢。與此同時,分羹者的增多勢必會強化企業間的優勝劣汰,即資質優良、前景向好的企業更容易獲得投資機構的青睞,相應的發行價格和募資額也會水漲船高,反之則越少,從而呈現兩極分化的趨勢。
定向增資市盈率“玩過山車”
以主板常用的市盈率指標來看,新三板定向增資的市盈率始終以“過山車”的姿態刺激著資本市場,反映出來的是資本對新三板的瘋狂追逐。
公開數據顯示,2011-2012年,新三板掛牌企業的平均增發市盈率分別為20.227倍和22.36倍,與A股市場的15倍和22倍相比,已經有過之而無不及。
前瞻投顧初步研究發現,2006年開閘試點至今,新三板定向增資市盈率波動最為瘋狂的幾個個案,首當其沖的是中海陽,該公司于2010年7月22日第一次定增靜態市盈率約為31倍,時隔4個月之后再次定增,市盈率高達57.3倍。2012年9月,新三板國學時代更是以83倍的市盈率完成定向增資,再次刷新歷史記錄。今年8月7日,武大科技又以130.4倍的市盈率發布定向增資公告。這樣的急速跨越,掀起的是一次又一次的資本狂潮,然而,留給市場的啟示是什么呢?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