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定向增資錢景廣闊
作為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重要組成部分,“新三板”即將進入全國擴容的歷史新階段。誠然,新三板的擴容,將形成圍繞中小微企業投融資活動的金融聚集和資源配置效應,于是,關于新三板如何幫助中小微企業拓展融資平臺,成為市場最為關注的焦點。
按照“新三板”企業的相關規定,掛牌公司可以在股東人數不突破200人的前提下,申請定向增發,實現再融資。
定向增資企業數量陡增
深諳資本市場運作規律并成功參與多家新三板公司掛牌定增的深圳市前瞻投資顧問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前瞻投顧”)統計發現,在新三板試點急速擴容的背景下,2013年7月,除了有43家企業掛牌外,還披露了20筆定向融資,融資規模達到3.17億元,單筆募資額約1585萬元,且掛牌數量、融資金額均創年內新高。
而去年的公開數據顯示,從2006年10月啟動定向增資試點至2012年8月,中關村累計有33家公司完成了40次定向增資,募集資金18.9億元,平均每次募資4725萬元。
盡管新三板的流動性沒有主板和創業板強,但無論是試點擴容以前,還是如今,新三板定向增資企業數量逐年遞增,掛牌企業通過定向發行增資擴股,有力促進了企業規模的快速提升。
定向發行募資額呈兩極分化趨勢
從上述數據對比來看,平均每筆定向增資所募集到的資金量似乎略有下滑,在去年8月以前,平均每筆增資額高達4725萬元,但今年7月,該平均數值回落至1585萬元。
以今年7月份的20筆定向增資為例,擬募資金額最高的是中教股份7500萬元,最少的是微創光電128.8萬元,中間相差近60倍。從增資價格來看,最高的是九尊能源28.8元/股,最低的是藍天環保1.4元/股,兩者相差20余倍。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