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超)臨界發電技術成為高效燃煤發電技術的“寵兒”
2012年3月27日,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和《國家“十二五”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加快推動能源技術產業創新發展,科學技術部組織編制了《潔凈煤技術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該規劃指出大型超超臨界發電成套技術和高參數超超臨界關鍵技術是我國潔凈煤技術的重點發展方向。
·火電行業發展概況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高效燃煤發電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研究顯示,從投資建設情況來,近年來,我國火電行業投資規模逐漸減少。2011年,火電行業完成投資1054億元,占電源建設總投資的28.39%,到2012年火電完成投資1014億元,占電源投資結構的比重為26.88%,2013年1-3月,火電完成投資162億元,同比增長12.9%。
從裝機容量來看,我國火電行業累計裝機容量持續增長,但增速有所下滑。2011年,我國火電累計裝機容量為76546萬千瓦,同比增長8.33%,到2012年,我國火電裝機容量為81917萬千瓦(含煤電75811萬千瓦、氣電3827萬千瓦),同比增長7.02%。而我國火電行業新增裝機容量呈現下降趨勢,2011年新增裝機容量為5886萬千瓦,到2012年減少至5065萬千瓦。
·超(超)臨界發電技術優勢
超(超)臨界火電機組具有顯著的節能和改善環境的效果,超超臨界機組與超臨界機組相比,熱效率要提高1.2%,一年可節約6000噸左右優質煤。同時,超(超)臨界機組具有無可比擬的經濟性,單臺機組發電熱效率最高可達50%,每kW/h煤耗最低僅有255g,較亞臨界壓力機組(每kW/h煤耗最低約有327g左右)煤耗低;同時采用低氧化氮技術,在燃燒過程中減少65%的氮氧化合物及其它有害物質的形成,且脫硫率可超98%。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