懸崖邊上的中國光伏
2013年6月4日,歐盟委員會宣布對中國光伏產品征收臨時反傾銷稅的決定,同時宣布將在6月6日至8月6日間先征收11.8%的稅率,若磋商未果,此后稅率將提高至47.6%,這將對國內大部分光伏企業構成巨大的沖擊。歐盟對華揮出光伏雙反大棒后,6月5日我國商務部提出反制措施,將啟動對歐盟葡萄酒反傾銷和反補貼調查程序。
·錯誤決定,歐盟損人不利己
目前我國的光伏產業的發展依舊依賴于廉價的勞動力和環境成本,據前瞻產業研究院調研數據顯示,歐盟一旦征收懲罰性關稅,將給中國造成超過3500億元的產值損失,超過2000億元的不良貸款風險和超過50萬人的直接人口失業。
歐盟在對我國光伏產品進行制裁的同時,其自身利益也將受到損害。歐盟對中國光伏產品征收懲罰性關稅,短期來看的確會對歐盟的光伏產品生產商帶來一定的積極影響,光伏企業的產量及就業機會將會有所增加;但在征收懲罰性關稅后,歐盟消費者對光伏產品的需求下滑,對于歐盟國家整個光伏產業鏈而言,此舉所造成的損失和失去的就業機會將比單純的光伏產品生產商得到的利益要大得多,得不償失。這將對歐盟這一世界最大經濟體的經濟發展產生負面影響。
圖表1:歐盟開征懲罰性關稅后3年內的損失情況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