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搶購潮”頻現,黃金ETF漸行漸近
1、黃金“搶購潮”頻現,黃金ETF投資價值凸顯
自2013年4月12日和15日國際金價的兩次暴跌后,黃金“搶購潮”在中國四處上演。北京國華商場2萬克金條在2小時內被搶購一空;一個顧客在南京一次出手290余萬元拿下10公斤黃金;而在金價和匯率(港元兌人民幣)雙重下跌的刺激下,香港幾乎所有商場都出現搶購,更有工廠通宵趕工,以防“五一搶金”。
目前,國內可供選擇的黃金渠道包括金銀首飾、金條、紙黃金和黃金現貨。與金店銷售的黃金飾品、金條、金塊相比,上海黃金交易所的黃金現貨合約投資成本無疑是最低的,按照2013年4月26日上海黃金交易所299.92元/克的收盤價,投資1千克和3千克分別僅需29.99萬元和89.98萬元。這與金店購買同等重量的千足金金條/金塊相比,投資者可以節省約3.31萬元和10.02萬元。
但是,由于上海黃金交易所實行會員制組織形式,會員由企業法人、并具有良好資信的單位組成,個人投資者無法直接參與上海黃金交易所的交易,只能通過會員單位間接參與上海黃金交易所交易。所以,黃金ETF為投資者提供了一條投資金交所黃金現貨合約的便利渠道,其投資價值開始顯現。
2013年4月26日國內黃金投資渠道投資成本比較(單位:萬元)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