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景區建設“熱”的冷靜思考
2013年3月,拉薩市旅游局副局長王平介紹,今年拉薩市將加大項目建設力度,重點推進三大景區的開發建設,啟動奪底、桑木等鄉村旅游項目,預計全年將完成建設類投資2.63億元。
2013年,貴州省旅游工作重點是全面實施《貴州生態文化旅游創新區產業發展規劃》,將重點打造100個旅游景區發展平臺。今后五年,貴州省將把建設100個旅游景區納入全省“5個100工程”,旅游業進一步融入全省主戰略,形成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旅游產業化依存互動、融合發展的新格局。同時,推動100個旅游景區建設應該按照以點帶面、抓重點促全局的要求,要重點抓好黃果樹、遵義、茅臺萬峰林、西江苗寨、多彩貴州城、天河潭等20個旅游綜合體和示范性景區的建設。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旅游景區開發運營模式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截至2011年底,全國共有各類旅游景區20976家,其中,A級旅游景區5573家。旅游景區已成為居民旅游消費的熱點之一,景區收益不斷增加。2011年全國A級旅游景區接待游客人數25.54億人次,平均每人到景區游覽約2人次;營業收入達到2658.60億元,在全國旅游總收入的比重在不斷提高。2011年全國旅游景區接待游客規模和綜合營業收入增長均超過20%,增速明顯高于同期全國星級飯店和旅行社行業,旅游景區的主體地位進一步增強。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旅游景區開發運營模式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分析認為,隨著我國旅游業的快速發展,景區發展市場化程度不斷提高,景區經營模式不斷創新,日趨多樣化,以求適應經濟與社會發展的需要。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的景區發展不僅達到了一定的規模,而且形成了一定的開發與經營(管理)模式,現具體介紹其中的三種,以供參考。
一、碧峰峽模式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旅游景區開發運營模式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分析認為,“碧峰峽模式”又稱整體租賃模式,其特點是將旅游景區的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開,由政府統一規劃,授權一家企業較長時間地(最長為50年)控制和管理,組織一方或多方投資,成片租賃開發,壟斷性建設、經營、管理該景區,并按約定比例由景區所有者和出資經營者共同分享經營收益。概括的講,即“國家所有、政府規劃、企業經營”,所有權、經營權、管理權“三權”分離的旅游開發模式,因四川省雅安市政府采取整體租賃的模式將碧峰峽交由四川省著名的民營企業——萬貫集團開發經營而得名。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3-2017年中國旅游景區開發運營模式與投資機會分析報告》分析認為,碧峰峽模式最突出的特征是成功將所有權與經營權分離。創新了我國旅游資源開發管理體制,解決了資源開發的資金問題,并運用現代經營理念和管理方式發展旅游景區;政府統一規劃,企業長期經營,確保對旅游資源的有力保護是碧峰峽模式成功的基本前提。經營權的轉讓是否會導致旅游資源與環境的破壞,是關于民營企業介入國有資源發展爭議的關鍵。政府對景區實行統一規劃,企業必須嚴格遵照政府的統一規劃,在保護景區自然資源和環境的前提下,對景區進行高起點、高規格的開發建設,規范化管理,以此確保投資收益。“碧峰峽模式”并非一成不變,隨著新時代旅游方式的不斷變化,碧峰峽模式自身也在做不斷的調整,甚至有了新舊之分。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