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藥產品結構調整仍需持續推進
2011年7月,《“十二五”農藥工業發展專項規劃》正式出臺,規劃稿提出六大發展目標,其中產品發展目標是“在保持總量略有增長的情況下優化產品結構,提高產品檔次,保證產品質量,力爭到2015年,殺蟲劑、殺菌劑和除草劑的比例調整為40:15:45,其中高效、安全、經濟和環境友好的新品種占總產量的50%以上,高毒、高殘留品種的產量由目前的5%降至3%以下。”
近年來,隨著我國農藥產品結構的不斷調整,已經呈現需求多元化的格局。
2009年之前,國內農藥生產漲勢喜人,總量及各大類農藥產量連年上漲。2010年農藥總量增長放緩,農藥產品結構根據市場的需求也逐步調整:殺蟲劑產量逐年下降,除草劑風頭正勁,逐年增長。
2011年,農藥行業克服了原材料價格上漲、極端天氣等不利因素,總體呈現良好發展態勢,較好地滿足了農業生產需求,加快了結構調整步伐。據統計,2011年我國農藥原藥產量為264.87萬噸,比上年同期增長13.1%,增速遠遠高于2010年。其中殺蟲劑原藥產量為70.9萬噸,較上年同期減少4.8%;除草劑產量為117.5萬噸,比上年同期增長11.5%;殺菌劑產量為15萬噸,比上年同期減少10.2%。
2011年中國農藥產量及細分產品產量表(折百量)(單位:萬噸,%)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2012-2016年中國農藥行業產銷需求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
從農藥產品結構來看,2011年除草劑占農藥總產量的比例已達到44.35%,而殺蟲劑所占的比例降至26.78%,殺菌劑占5.69%,已經基本達到國家“十二五”規劃中提出的除草劑達到45%的產品發展目標。從國際市場來看,2011年,我國除草劑銷售額已占全球農藥銷售的42.21%,殺蟲劑占27.14%,殺菌劑占25.96%。
前瞻產業研究院農藥行業研究小組認為,未來我國農藥生產在維持現有生產能力的同時,重點是發展高效、低毒和低殘留產品,進一步調整殺蟲、除草和殺菌劑在農藥總量中所占的比例,發展綠色劑型,提高農產品質量,并以此來提高出口農藥的檔次和數量。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