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能過剩必將引發煉焦行業洗牌
自20世紀80代以來,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煉焦工業也進入了一個快速發展期。
煉焦產業的主要產品為焦炭。前瞻產業研究院《2012-2016年中國煉焦行業市場調研與投資預測分析報告》顯示,2011年我國焦炭產量達4.27億噸,同比增長7.87%,占世界總產量的比重已從1990年的20%提升到目前的60%以上,成為世界第一大焦炭生產國。
與焦炭生產快速增長相同,我國焦炭的表觀消費量也經歷了高速增長,到2011年,我國焦炭消費量為4.15億噸,同比增長8.07%。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焦炭生產國和消費國,為我國國民經濟持續快速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
雖然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焦炭生產和消費國,但整體上而言,我國依然不是煉焦強國,相比世界先進水平,我國煉焦行業還比較落后:產業布局與結構不合理、產業集中度低;產能的盲目擴張和低水平重復建設嚴重,資源利用低;土焦的大量存在資源浪費大;環境污染嚴重,亟待解決。
因此,前瞻產業研究院煉焦行業研究小組分析認為,從煉焦行業的發展趨勢分析,加大企業的規模化生產,培育優勢大型企業,對于整個焦炭行業的發展具有積極意義。
為了加快調整煉焦行業結構,使焦化企業向規模化、現代化、環保型方向發展,國家制定了“焦化行業準入條件”標準。如企業的焦爐炭化室高4.3m以上(含4.3m),規模能力60萬噸以上,環比基本達到國家要求等,經省級環保部門核實推薦和專家組評議標準合格,可進入“焦化行業準入條件”行列,并由主管部門發布。
為了加快淘汰焦炭落后產能,根據《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淘汰落后產能工作的通知》,2010年以來工信部每年下達焦炭落后產能淘汰任務,2010年淘汰任務目標為2586.5萬噸,2011年為1975萬噸,2012年為2051萬噸。從各省市的數據看來,2012年共有15個省1個市的焦炭企業上榜,其中焦炭企業淘汰落后產能最多的省份為山西省,共計603萬噸;焦炭企業淘汰落后產能目標排在第二位的是云南省,共計245萬噸;再次為河南省,焦炭企業淘汰落后產能共計160萬噸;新疆地區2012年焦炭企業淘汰落后產能共計157萬噸,其中包括新疆兵團地區的6萬噸;四川省數據為113萬噸;貴州省共計105萬噸。
此外,我國煉焦行業還在不斷加快企業的聯合與兼并重組,一批大型焦化企業集團迅速崛起,產業集中度有所提高。中煤焦化、旭陽集團、山西美錦、山東鐵雄、山焦集團、唐山佳華、陽光集團、潞寶集團、內蒙慶華等企業,通過自建和兼并重組形成了300萬噸/年以上的商品焦炭生產基地,并正在逐步延伸產業鏈,向“煤—鋼—焦—化工深加工產業一體化”的方向拓展,打造成具有市場競爭力的大型焦化企業集團。神華集團、兗州煤礦、開灤煤礦、冀中能源等煤炭大集團加入了焦炭行業,提高了行業競爭力和產業集中度。
前瞻產業研究院煉焦行業研究小組認為,隨著我國工業化水平的逐漸提高,焦炭需求量必將會下降,焦炭產能過剩的局面將長期存在,預期屆時行業將面臨新一輪洗牌。為此,煉焦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站穩腳跟,必須提高自身技術水平和銷售模式,往規模化、現代化、環保型方向發展。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