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鐵建設一方投入多方受益
繼漢宜高鐵正式通車運營后,哈大高鐵、石武高鐵也陸續進入試運營階段。按照鐵道部的規劃,2012年我國將新增3335公里高鐵營運里程,屆時,國家“四縱四橫”客運專線鐵路網絡將更加完善,而高速鐵路網建設拉動經濟增長和催生產業鏈升級效應也將愈發明顯。
從經濟增長方面來看,高鐵建設可以加強對全國的經濟輻射與帶動效應,帶動鐵路及其相關產業的技術進步,進而促進相關產業快速發展乃至全國經濟的全面快速增長。以2012年7月開通的漢宜鐵路為例,在漢宜鐵路開通后,東線上海、南京、合肥,北線北京、鄭州,南線長沙、廣州、深圳,到宜昌方便快捷。僅今年7、8兩個月,宜昌共接待國內外游客667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55億多元。
從產業鏈的角度來說,高鐵產業鏈較長且復雜,整個產業鏈縱向貫穿基建、產業化制造業、營運服務業,涉及機械、電氣、電子、信息技術、材料等多個領域,且具有投資規模大、工程復雜、建設周期長、技術質量要求較高等多個特點,這點我們可以通過高鐵的產業鏈結構圖窺見一斑。
高鐵產業鏈結構圖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中國高鐵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從上圖可以看出,高速鐵路建設具有產業鏈長、投資和需求拉動作用大的突出特點。因此,高鐵建設不僅可以帶動沿線地方建材、農副產品和日用品的消費,還可拉動與高速鐵路建設相配套的機械、電子、通信、信息、環保等多個行業的發展,帶動機械、冶金、建材等產業鏈的升級。
在鐵路設備方面,隨著2012-2013年大批高鐵竣工而釋放的大量運力,加上鐵道部改革蘊藏的體制紅利,從鐵路運輸需求和開放市場競爭兩方面看,中長期利好我國鐵路設備制造企業。2012年10月,鐵道部將年內投資規模再次上調至6300億元,其中基建投資5160億元,鐵路基建規模的提高將有助于車輛及相關設備未來2年的持續需求。預計2011-2015年間,動車組、貨車、大功率機車、城軌地鐵的新增市場容量分別為1500、1200、880、1600億元,總容量達到5630億元。若城際鐵路建設能按計劃順利推進,2011-2015年間我國鐵道機車的市場總需求將達6300億元。
同時,在高鐵建設的支持下,我國破碎機等選礦設備行業的銷售規模在2015年預計將達到9000億元人民幣,年平均增長率大約為17%,其中出口占到200億美元左右,我國的礦山設備也或將因此而進入一個全新的發展階段,我國也有望坐上全球礦山設備第一大國的寶座。
此外,在高鐵快速發展的同時,與之配套的信息電子設備需求也大幅增長,這也將有力地促進了國內電子信息設備產業的發展。未來高鐵增長依然可期,因此,高鐵行業信息電子設備發展前景也較為廣闊。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電子信息技術也在不斷進步,新型電子設備層出不窮,將在技術不斷刷新的高速鐵路建設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2012年仍然是鐵路信息化投資高峰期,信息化投資金額將接近200億,預計2015年將超過300億,年均復合增長率將接近15%。如果考慮對于既有線路的改造,這一市場空間則更為龐大。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