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周經濟如何避免“過把癮就死”?
中秋國慶長假圓滿落幕,全國假日經濟在此期間一片繁榮昌盛,眾多商家賺得盆滿缽滿,旅游、交通等領域在熙熙攘攘之中大獲豐收。
國家旅游局發布的數據顯示,9月30日-10月7日黃金周期間,全國納入監測的119個直報景區點共接待游客3424.56萬人次,同比增長20.96%,實現收入17.65億元,同比增長24.96%。據估計,黃金周期間,全國共旅游接待人次約為3.62億,實現旅游收入約為1800億元人民幣,比上年同期增長24%。
交通運輸方面,9月29日至10月6日,民航全國累計發送55926班次,運送旅客人數760.71萬人次;鐵路全國累計發送旅客6095萬人次,同比增長9.4%。受高速公路通行免費的刺激,自駕游興起,長假期間自駕游的游客約占30%左右。
在境外旅游方面,財大氣粗的中國客再次成為歐美韓日等國經濟的亮點。在韓國,中國人對購物的熱衷甚至被韓國媒體形容為“久旱中等來的甘露”。美銀美林中國經濟學家陸挺等在報告中寫道,黃金周的旅游業數據比唱空中國經濟者所關注的用電量和制造業產出數據“可能更為真實”。
前瞻產業研究院旅游行業研究小組分析認為,這些數據展現出了中國消費者對國家經濟的信心。此外,黃金周期間民眾出游人數呈爆發性增長、消費品零售額井噴,政府取消高速公路收費是重要的推手之一。
數據顯示,在出游的人群中,自駕游的游客約占30%左右。今年黃金周,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高速公路車流規模同比增長了30%到70%。江西廬山更是號稱迎來了“史上最大的自駕游客流”,10月1-2日,到廬山的車輛為去年同期的2倍,甚至在部分地段引發了交通擁堵。
前瞻產業研究院旅游行業研究小組分析,高速公路免收通行費將為私家車出行節省三至四成的開支。因此,整個假期“自駕游”數量的驚人飆升也就不足為怪了。同時,自駕游可以拉動租車、維修保養、停車場、車輛保險等相關產業發展。一個簡單的措施就把居民對于旅游和其他方面的消費潛力就激發出來了。如果在未來政府能夠采取更多的激發居民消費的措施,對于中國居民消費保持比較快的增長,能夠創造更為有力的條件。
前瞻產業研究院旅游行業研究小組測算,全國高速免費會減收200億元,國家會因此減少30億元的稅收,但可拉動全國2000億元的旅游收入。在當前國內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形勢下,拉動內需將成為促進我國經濟可持續健康發展強有力的“引擎”。
擴大內需,重點在于消費需求。“假日經濟”是社會經濟發展和生活提高到一定程度的必然產物,然而,全社會的消費總量在一定時期內是基本恒定的,假日消費的火速升溫總會伴隨著節后的驟降。這種集中式、超前型的消費,并不能從根本上刺激和擴大消費總量,從而也就難以起到應有的拉動內需的作用。
如何更好地發揮假日經濟對內需的拉動作用,當務之急是要從根本上需求一條真正符合我國國情的長遠發展之路。
前瞻產業研究院旅游行業研究小組分析認為,收入是消費的根本支撐,只有切實提高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才能使消費可持續,同時,利用自主安排的帶薪休假替代集中統一的黃金周,或將更有利于旅游資源的高效率用以及旅游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從而提高內需轉化為實際消費的持續性,而不是像吸毒一樣“過把癮就死”。
如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中引用本篇文章數據,請聯系前瞻產業研究院,聯系電話:400-068-7188。
品牌、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
前瞻經濟學人
專注于中國各行業市場分析、未來發展趨勢等。掃一掃立即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