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
互聯網(Internet)的核心價值在于互聯網精神:開放、平等、協作和分享,而金融(Finance)的本質則是信用貨幣的融通。互聯網金融是互聯網行業與傳統金融行業融合的產物,也可以說是互聯網精神和技術對于傳統金融行業的一次革命。
因此,互聯網金融(ITFIN)指的是:具有互聯網精神、以互聯網技術和信息通信技術為基礎來實現金融功能(資源配置、支付清算、風險管理、提供價格信息等)的新興金融業態。
互聯網金融六大主要模式
目前,互聯網金融模式常見的主要有第三方支付、P2P網絡貸款、小額貸款、眾籌融資、互聯網投資理財和互聯網金融門戶等6種模式。
圖表1:互聯網金融六大模式
近幾年來,我國的互聯網金融行業發展得如火如荼。但金融和互聯網都是高風險性的行業,互聯網金融兼具了互聯網和金融的雙重因子。互聯網金融在提升金融效率、帶來金融創新紅利的同時,不僅沒有改變金融行業和互聯網行業的高風險屬性,而是其風險變得更加復雜,傳統金融的主要風險都有所體現,也蘊藏著互聯網深度使用帶來的新風險。
互聯網金融風險剖析
目前,我國互聯網金融的風險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信用風險、安全風險及法律風險。
圖表2:互聯網金融模式主要風險分析
具體來看,互聯網金融模式共有的風險主要有“長尾”風險、技術/安全風險、市場營銷風險、資金/專業人才匱乏風險。從不同模式來看,P2P借貸模式面臨著信息披露不足、數據泄露、洗錢等風險;股權眾籌面臨著市場格局引發的風險以及法律不完善等帶來的風險;互聯網支付模式面臨著交易風險和信息技術風險等;互聯網消費金融模式面臨著基于電商模式的互聯網消費金融風險、基于P2P平臺的互聯網消費金融風險、基于消費金融模式的互聯網消費金融風險等。
圖表3:我國互聯網金融特有風險種類與特征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