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廣義的"醫藥流通"是指醫藥產品從生產廠家到消費者(患者)的流轉過程;而在醫藥產業鏈中,狹義的"醫藥流通"環節是連接上游醫藥生產廠家和藥品零售終端客戶的一項經營活動,主要是指藥品流通企業從上游生產廠家采購藥品,然后出售給醫院、藥店等零售終端客戶的藥品流通過程。
作為社會分工的產物,醫藥流通行業通過規模化、專業化、現代化的服務體系,一方面為眾多的醫藥銷售終端提供豐富的醫藥品種、售后服務,大大提升醫藥產業的運行效率,保障了人民的用藥需求;另一方面為眾多的藥品生產廠家提供銷售渠道、信息和數據反饋等,以便藥品生產廠家集中資源開展藥品研發與生產。隨著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新興技術在醫藥流通領域的運用,醫藥流通企業不僅成為上游藥品的集散中心與下游終端的集采中心,而且將成為醫藥產業的數據中心,其在整個醫藥產業中的作用將愈加重要。
根據消費者直接接觸到的銷售終端環節不同,將醫藥市場細分為三大銷售終端,其中第一終端為等級醫院,包括縣級以上大中型等級醫院,是我國目前醫藥市場的主體;第二終端為零售市場,包括社會零售藥房和網上藥店;第三終端為新興的以基層醫療機構為主的廣闊市場,包括數量眾多的診所、鄉鎮衛生院、村衛生室/站、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站)等。通常又將第一終端稱為"醫院市場",將第二、第三終端合稱"院外市場"。
對于醫藥流通行業而言,下游醫院市場和院外市場在經營特征上有著顯著的差異,具體如下:
對于醫藥流通行業而言,下游醫院市場和院外市場在經營特征上有著顯著的差異,具體如下:鑒于上述差異,醫藥流通行業自然的分成了兩個細分領域,即以服務醫院市場為主的院內醫藥流通和以服務院外市場為主的院外醫藥流通,二者在流通規模上差異較大。市場上存在少數橫跨兩個細分市場的大型流通企業,但大多數企業選擇主要聚焦于某一個細分領域。合縱藥易購定位于市場化程度更高的院外醫藥流通市場,尤其是集中度較低的中小型連鎖企業、單體藥店以及診所。
目前醫院市場依然是我國藥品零售市場的核心,但受醫療體制改革新政下的全面取消藥品加成、兩票制、分級診療等一系列政策影響,未來醫院市場的發展會繼續受限,規模占比將進一步下降;而院外市場則將呈現增速加速上升的趨勢,產業結構占比將不斷調整。
根據中國醫藥工業信息中心預測,到2020年,藥品零售市場中三大終端占總體市場的比重將演變為54.6%、18.1%和27.2%,院外市場的整體占比將從2013年的35.7%增加至45.3%,形成數千億級的市場增量空間。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