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經過十余年發展,我國衛星產業實現了從無到有、從發射到返回的技術突破,衛星種類、衛星功能和衛星發射數量都有質的飛躍。國務院印發《"十三五"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要做大做強衛星及應用產業,提出到2020年,形成較為完善的衛星及應用產業鏈。近年來我國已步入航天密集發射期,遙感衛星數量不斷增長,一方面來自國家加快衛星遙感領域的不斷投入,提升我國衛星遙感數據國產化水平,構建現代化空間基礎設施,另一方面我國商業遙感初步發展,開始探索實施商業化、市場化、產業化的運作模式。2016年起,中國遙感衛星發射量連續兩年增速達到100%,遙感衛星日益呈現高分辨率、高覆蓋、高質量和高效成像的特點,商業遙感衛星比重也不斷上升。
在國家投入方面,我國加快實施高分辨率對地觀測系統重大專項工程,高分系列衛星捷報頻傳,僅2018年,我國就發射了高分一號02、03、04星,高分五號、高分六號和高分十一號等多顆高分衛星,高分專項啟動實施以來,高分衛星數據已替代進口,自給率達80%。在空間基礎設施規劃牽引下,我國已建成由陸地觀測、海洋、氣象等衛星組成的空間對地觀測體系,衛星數據逐步實現業務化應用,數據自主保障和服務能力大幅提升,有力地推動了中國衛星規模化和產業化應用。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