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現階段,以高新技術產業園區、自主創新示范區等為代表的各類產業園區已成為我國各類產業成長的重要平臺、新型城鎮化建設的重要路徑,同時也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和我國參與國際經濟競爭的主戰場。
國家科技部于2017年4月發布的《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十三五"發展規劃》顯示,2015年納入統計的146家國家高新區共實現營業收入25.37萬億元,"十二五"期間實現年均增長17.4%,有63家國家高新區營業收入超過1,000億元,10家國家高新區增速在20%以上;在全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的情況下,武漢東湖、湖南長株潭、四川成都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年均增速達30%左右,成為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的重要力量;鼓勵通過"一區多園、異地孵化、飛地經濟、共建協同創新平臺或合作聯盟、布局跨區域產業鏈"等方式,提升區域創新發展整體水平。
與傳統辦公樓相比,產業園區擁有更加靈活的空間設置和更為完善的整體配套,便于功能集成和獨立運營,在部分地區還可享有政策扶持。因此,現代產業園區這一物業形態既符合國民經濟發展、產業轉型升級的需要,也受到電子信息、互聯網、生物科技等領域大型企業的青睞。
根據國家科技部公示的《高新區名錄》,目前我國已有國家級高新技術園區168個,主要分布在經濟較為發達的地區,具體情況如下:
高新技術產業園區在我國經濟發展過程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領和帶動作用,產業園區內高新技術企業集中,創新創業氛圍濃厚,各種高端創新資源和要素不斷涌入,已成為培育壯大新產業新動能的重要引擎。在產業園區的服務鏈條中,物業服務作為最重要的軟性服務支撐之一,正逐步成為產業園區服務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環節。近年來,產業園區內企業數量和企業效益不斷提升,為專業化的產業園區物業管理服務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2010年至2015年,高新區企業總收入由97,180.93億元增長至253,662.82億元,復合增長率為21.15%;2010年至2017年,高新區企業凈利潤由6,855.40億元增長至21,420.40億元,復合增長率為17.68%。
根據園區內企業所處行業和功能定位,產業園區類型包括科技園、工業區、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物流產業園區等,面積較大,兼具辦公、展銷、生產、生活等多種功能,涉及服務種類較多。因此,與其他業態相比,物業管理服務內容更加復雜,管理難度更大。
與住宅物業相比,園區物業對環境治理、設施設備和員工專業能力、服務質量的要求更高。此外,園區物業服務還將延伸至前期介入咨詢顧問服務,在園區建設初期即為客戶提供機電系統選型規劃、停車場管理及運營策略規劃、智能化系統選型建議、能耗運營策略建議等綜合物業管理服務解決方案,協助客戶打造智慧園區。因此,園區物業管理服務領域的進入門檻相對較高,且一般不存在可依托的大型地產母公司資源,市場競爭更加充分,給予專業化的獨立第三方物業服務公司更多的市場機會。
目前,園區的物業服務已呈現出現代服務業的特征,并逐步滲透到產業流程之中,不僅包括政府主管部門對接、園區餐飲、園區住宿、設施設備管理與租賃等基礎服務,還涵蓋了咨詢、創投、金融租賃、物流支持、財務、人力資源、呼叫中心、服務外包等增值性服務。針對不同的客戶需求,物業管理服務企業需建立個性化服務體系,設計針對性服務方案,從而構造組合型的服務產品,升級基礎物業服務并拓展服務外延,實現良好的經濟效益。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