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基站天線是基站設備與終端用戶之間的信息能量轉換器。在信號發送過程中,調制后的射頻電流能量經基站天線轉換為電磁波能量,并以一定的強度向預定區域(手機用戶)輻射出去,接收過程中,用戶信息經調制后的電磁波能量,由基站天線接收,有效地轉換為射頻電流能量,傳輸至主設備。雖然基站天線僅占單一基站價值的2%左右,但是天線的增益、覆蓋方向、波束、可用驅動功率、天線配置、極化方向等都會影響移動通信網絡系統的性能。基站天線性能的好壞,直接影響到移動通信的質量。
從2G到4G,移動基站天線經歷了全向天線、定向單極化天線、定向雙極化天線、電調單極化天線、電調雙極化天線、雙頻電調雙極化到多頻雙極化天線,以及MIMO天線,有源天線等過程。未來5G技術發展,基站天線還將經歷小型化、一體化(天線和濾波器融合)等過程。相比以往3G或4G時代,5G天線設計將會變得越來越復雜,技術標準和工藝要求越來越高。另一方面,2012年以來,基站天線價格逐年上升,但增速也逐步放緩,這與4G階段天線技術趨向成熟和天線市場競爭日益激烈有關。目前市場上天線價格尚未達到2000元,但射頻單元的價格卻在2000元以上,未來天線和射頻單元一體化設計已經是大勢所趨,集成設計后的有源天線單價有望大幅提升。
近幾年,我國網絡的普及程度的提高和手機網民數量的快速增長。至2017年,我國基站天線的市場規模到達72億元,據測算2018年市場規模將突破100億元。
MIMO(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技術指在發射端和接收端分別使用多個發射天線和接收天線,使信號通過發射端與接收端的多個天線傳送和接收,從而改善通信質量。大規模天線技術被視為4G的核心技術,面對5G在系統容量和傳輸速率等方面的性能挑戰,進一步增加天線數量仍然是MIMO技術演進的重要方向。一般而言,普通的基站需要配備3面天線,4G基站則需要配置2×2面(即2根接收天線2根發射天線),未來隨著4G向4.5G繼續演進以及5G落地,massive MIMO基站(128、256甚至更多天線)的大規模應用將促使基站天線數量迎來爆發式增長。
我國通信產業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我國基站天線也由網絡建設初期國外全部壟斷,發展到基本國產,目前基站天線產業面臨著過度競爭的局面。基站天線行業競爭激烈,但具有一定研發實力、較大產能規模、具備國際競爭力的廠家較少,國內商主要有華為、京信通信、通宇通訊、摩比發展等少數幾家企業。根據EJL Wireless Research于發布的最新報告,全球基站天線市場份額排名靠前的公司依次為華為(32%)、京信通信(13%)、康普(12%)、摩比發展(8%)、Ace(8%)、通宇通迅(7%)、凱仕琳(5%)等。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