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
智能語音是指智能系統通過機器感知技術實現聲音采集、語音識別、語義理解等信息處理,利用自然語言理解等技術來進行分析,從而實現人機對話、智能判析和決策的一整套計算過程。智能語音是人工智能的重要入口,是人工智能三大核心基礎技術之一。
根據中國信通院2018年8月的統計數據,2017年智能語音占據我國人工智能22%的市場份額,約為48億元,位居第二位。
圖表1:2017年中國人工智能行業市場結構分析
注:2018年數據未公布
多重因素利好助力,2018年行業市場規模將超160億元
(1)呼叫中心市場規模保持穩定增長,智能語音在呼叫中心領域應用已較為廣泛
2017年國內整體呼叫中心(含云端部署與本地部署)市場規模為6301億元,由于基數大且市場相對穩定,呼叫中心市場年復合增長率為8.4%,且在2020年后預計復合增長率在5.5%左右。而智能語音在呼叫中心領域應用已較為廣泛,主要應用于智能客服,僅從科大訊飛來看,其呼叫中心語音產品應用已經遍及北京、上海、廣東、山東、江蘇、浙江、安徽等全國眾多省份,全國超過半數的省級電力呼叫中心已經使用其語音產品。因此,未來智能語音有望隨著呼叫中心規模穩定增長。
圖表2:中國呼叫中心市場規模預測(單位:億元)
(2)深度學習處于爆發階段,為語音識別發展提供算法基礎 深度學習極大提高了語音識別準確性
深度學習顛覆了語音領域的算法設計思路,極大提高了機器學習的能力,使得語音識別領域實現了有效突破。以微軟為例,微軟通過采用深度學習技術,大大提升了語音識別的準確性,使其語音識別準確性從54.61%上升至81.50%。
圖表3:深度學習對微軟語音識別準確率的影響分析(單位:%)
(3)人工智能上升到國家戰略地位,智能語音作為基礎從中收益
2015年5月,《中國制造2025》中首次提及智能制造,開啟人工智能道路;2016年3月,國務院《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草案)》,人工智能概念進入“十三五”重大工程;2017年3月,在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的政府工作報告中,“人工智能”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2017輕量級應用極有可能落地,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要加快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全面實施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加快人工智能等技術研發和轉化,做大做強產業集群。人工智能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標志著人工智能上升到國家戰略地位,為人工智能帶來了更廣闊的應用前景,智能語音作為人工智能三大核心基礎之一也將從中收益。
中下游市場廣闊,有望孕育眾多優質企業
根據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得出未來中下游市場最先誕生獨角獸企業。具體而言,上游芯片領域資金、技術壁壘高,主要為芯片巨頭把控,短期內國內企業難以脫穎而出;中下游需求廣闊,進入門檻相對較低,有望最先誕生一批優質企業。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