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企業、金融機構掌握的數據涉及到商業秘密,一般交換數據出于市場考慮,由利益自行驅動,與民生關系較少,不在下文的討論范圍。
目前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已經進入新的階段,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突出。隨著電子政務市場的進一步擴大,為管理好政府的數據資產,完善政府決策流程,大數據成為電子政務領域的主要發展方向。
優勢:三大優勢助力電子政務
大數據的發展,將極大地改變政府的管理模式。其包容性將模糊掉政府各部門間、政府與市民間的邊界,信息孤島現象大幅消減,數據共享成為可能,從而提高政府各機構的協同辦公效率和為民辦事效率,提升政府社會治理能力和公共服務能力。《國務院關于印發促進大數據發展行動綱要的通知》中提出"大數據成為政府治理能力的新途徑",要"打造精準治理、多方協作的社會治理模式"。
圖表1:政務大數據應用產業結構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總的來看,大數據應用于電子政務主要有三大優勢:
1、政務大數據采用"統一規劃、統一設計、統一架構、統一服務、統一技術"的原則建設,有助于打開政府橫向部門間、政府與市民間的邊界,打破政務"信息孤島"構筑統一共享平臺。
2、以往政府的公共服務對每個人都是相同的,由于技術的限制很難針對不同人的特征進行精細化管理。隨著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的需求也在不斷升級,因此政府公共服務的精細化將越來越重要。大數據技術以其準確、全面、高效、智慧等特性,能夠滿足公眾的個性化需求,為政府公共服務精細化提供了技術支持。
3、數據和信息是決策的基礎,關乎決策的準確性和科學性。大數據技術摒棄了抽樣調查和經驗判斷等傳統決策方式,利用數據融合、數據挖掘、智能運算等技術,使用完整的、全面的形象進行分析,得出的決策方案更加的科學合理。
前景:電子政務發展前景廣闊
《"十三五"國家政務信息化工程建設規劃》提出到"十三五"期末,形成統一完整的國家電子政務網絡,基本滿足政務應用需要;初步建成共享開放的國家基礎信息資源體系,支撐面向國計民生的決策管理和公共服務,顯著提高政務信息的公開程度;基本建成國家網絡與信息安全基礎設施,網絡與信息安全保障作用明顯增強;基本建成覆蓋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領域的重要政務信息系統,治國理政能力和依法行政水平得到進一步提升。
《2006-2020年國家信息化發展戰略》明確提出到2020年,中國信息化發展的戰略目標是:綜合信息基礎設施基本普及,信息技術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信息產業結構全面優化,國家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大幅提高,國民經濟和社會信息化取得明顯成效,新型工業化發展模式初步確立,國家信息化發展的制度環境和政策體系基本完善,國民信息技術應用能力顯著提高,為邁向信息社會奠定堅實基礎。
圖表2:"十三五"時期中國電子政務主要發展指標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