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
您好,謝謝您的提問!
跨境電商是培育外貿競爭新優勢,提升外貿競爭力,加快推進外貿強國建設的重要途徑。跨境電商正搭建起一個自由、開放、通用、普惠的全球貿易平臺,億萬消費者可以買全球,中小企業可以賣全球,真正實現了全球連接、全球聯動。2017年,浙江跨境電商繼續保持良好的發展態勢,經營主體持續增多、銷售規模迅速擴大、產業鏈不斷完善、多元化經營趨勢明顯、地區集聚日趨形成、各項試點順利開展,跨境電商發展水平居全國前列。
一、浙江省跨境電子商務發展概況
2017年,全省實現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總額603.9億元,增長49.6%,其中跨境電商零售出口438.1億元,增長37.2%,跨境電商零售進口165.8億元,增長96.6%。從主要地區上看,金華市、杭州市、寧波市等3地的跨境電商零售出口額居全省前三,占比分別為55.1%、19.3%、9.1%,占全省跨境網絡零售出口的83.6%。
2018年1-11月,浙江省跨境網絡零售出口516.2億元,同比增長30.8%。
從渠道分布來看,第三方跨境電商平臺銷售是浙江省跨境電商銷售主渠道,約占全部銷售額的95%,排名在前五位的第三方跨境電商平臺分別是速賣通、eBay、亞馬遜、wish和敦煌網。浙江省賣家在該五大平臺上的銷售均居前三位。另一部分是電商企業通過自建平臺進行跨境銷售,該渠道銷售比重約占5%,代表性企業有全麥、執御等。
從經營主體來看,各大跨境電商平臺上經營者不僅包括由淘寶商家轉型而來,傳統外貿企業也紛紛開始涉及跨境電商業務,此外,傳統生產制造企業也利用跨境電商構建自己的外貿渠道,特別是具有外貿或網絡零售基礎的生產制造企業。另外,一批跨境電商綜合服務企業逐步出現,他們依托自身跨境電商運營經驗,結合產業集群,為當地企業開展跨境電商提供一站式服務,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從經營商品來看,服飾鞋包、家居家裝、3C數碼等3大行業居全行業網絡零售額前三名,分別占比為38.4%、16.7%、10.7%,相當于全行業網絡零售額的65.8%。銷售區域已覆蓋美國、歐洲、俄羅斯、巴西等200多個國家和地區。
按物流方式來分,主要有三種類型。一是通過國際快遞、小包等以行郵方式派送,并經過報關納入海關跨境電商出口9610項下統計;二是采取一般貿易方式,通過國際大宗貨物運輸的方式運到海外倉,再由物流企業配送到買家手中;三是通過國際快遞、小包等國際行郵方式,直接投送到買家手中,這是當前占比最大的物流方式。
二、浙江省跨境電子商務發展特點
近年來,人們逐漸意識到跨境電商對浙江外貿發展的促進作用,越來越多的企業和政府部門開始關注跨境電商的發展。隨著跨境電商交易系統的完善以及政府政策的支持,浙江跨境電商迅猛發展,呈現出"體量逐漸增大,發展逐漸集聚,配套逐漸完善,氛圍趨于良好"的特征。
(一)市場主體穩步擴大。截至2017年底,全省在速賣通、wish、ebay、亞馬遜等全球性大型跨境電商平臺上,共有各類跨境電商出口活躍網店6.7萬家。此外涌現出了全國最大的跨境電商平臺—阿里巴巴速賣通,和以杭州全麥、杭州子不語、浙江執御、義烏潘朵、義烏吉茂等為代表的跨境電商領軍企業。在跨境電商綜試區已集聚了阿里巴巴、聚貿、敦煌網等一大批跨境電商產業鏈龍頭企業,跨境B2B新商業模式和產業互動越來越熱烈,通過創新"互聯網+跨境貿易+中國制造"商業模式,重構生產鏈、貿易鏈、價值鏈,幫助傳統企業拓展海外市場,擴大利潤空間,建立自主品牌,為新常態下的經濟轉型發展提供新的動力。
(二)發展集聚化趨勢明顯。2015年,國務院批復設立中國(杭州)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2016年,寧波列入第二批跨境電商試驗區。據杭州、寧波兩地統計,2017年分別實現跨境電商交易額99.36億美元和93.86億美元,其中出口分別為70.22億美元和82.02億美元。浙江產業集群發展電商優勢巨大,目前,余杭區、義烏市等省內25個縣(市、區)已根據當地產業特色,與速賣通、亞馬遜等平臺合作推進跨境電商業務,發動產業集群企業開展跨境電商零售,使更多的浙江企業通過跨境電商來拓展銷售渠道,將浙江制造和浙江品牌推向世界。產業集群跨境電商發展試點地區累計開展跨境電商人才培訓2萬多人次,新增跨境電商企業5000余家,帶動出口720億元。
(三)配套支撐體系日漸完善。除了跨境電商經營企業、第三方交易平臺以外,跨境電商服務商也隨之興起,國際物流快遞公司、貨代公司紛紛推出了支持跨境電子商務的專項業務,pingpong、連連等一批省內跨境支付機構快速成長,招商銀行、貝付公司、深圳錢海等機構在我省創新開展跨境電子商務結匯業務。以海外倉、物流專線等為代表的新型物流業態正在出現,以遞四方、專線寶為例,其核心理念便是全球倉儲布局,助力網購運營,靈活解決方案,先進系統管理,便捷配送保障,支撐平臺互動,創造銷售先機。全省已建成21個省級公共海外倉,60多個市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2017年,浙江省商務廳印發了開展全省跨境電子商務服務體系建設的通知,評選認定了一批優秀的跨境電商服務企業,加大了培育力度。
(四)跨境電商發展氛圍良好??缇畴娚叹C試區建設不斷推進,杭州"兩平臺、六體系"試點經驗在全國復制推廣,寧波"單一窗口"平臺、國際郵件互換局等正式運營,各大園區積極打造跨境電商眾創空間,吸引各類創客加入跨境電商創業大軍。創業生態系統日漸完備,好項目、好公司迅速發芽滋長。值得一提的是,這塊全新的試驗田里還創造性地"試"出了新業態、新產業。浙江點庫電子商務、物產電商等企業紛紛在海外倉領域開疆拓土,在美國、澳大利亞、德國等國設立據點,將零散的國際間運輸轉化為大宗運輸,降低企業的物流成本;企業的支付、通關、結匯一體化需求,又讓外貿綜合服務平臺企業風起云涌。eWTP取得階段性進展,在馬來西亞的首個海外試點落地實施,杭州實驗區正在推進落地,浙江電商的國際影響力不斷擴大。
三、發展形勢分析及趨勢預測
(一)產業規模有巨大發展空間。在產業規模上,跨境電商的發展空間巨大,隨著相關機制體制的完善,跨境電商對外貿轉型升級的拉動作用將越發凸顯,發展跨境電商是傳統企業轉型升級的好時機,從營銷到交易、支付、物流、金融服務已經形成了一條非常清晰的完整的外銷體系。中國制造升級帶來的品牌和渠道建設需求、浙江產業(輕工業品為主)特點與跨境電商的高度契合也大大擴大了發展空間?,F階段的行業競爭也沒達到白熱化的程度,企業能夠以務實的心態專注在產品和服務上,放在優化供應鏈上。
(二)跨境電商物流發展存在機遇。按照深圳的發展經驗,物流跟隨跨境電商體量擴大而發展。國際行郵能夠覆蓋個性化、低貨值小單,大宗B2B2C模式能夠適應量大面廣的標準化產品跨境電商業務。支持有條件的地區發展跨境電商專線,降低國際物流成本,提高效率。大力發展以海外倉為支撐的B2B2C備貨模式,推動海外倉和電商平臺的智能化聯網,提升海外倉服務水平。從浙江的整體發展情況來看,B2B2C備貨模式按照離岸價納入一般貿易統計,而境外零售價的增值部分沒有納入統計。與此相對應的,直郵方式的跨境電商交易額占比是B2B2C備貨模式的兩倍多??梢哉fB2B2C備貨模式目前尚處于起步階段,在全部外貿出口中的占比更是微不足道。但B2B2C備貨模式所具有的"集約化、可控性"特點,符合未來跨境電子商務乃至整個外貿的發展趨勢,預計隨著跨境電商配套服務體系的健全,B2B2C模式將得到進一步普及和發展。
(三)跨境電商服務體系發展空間巨大。跨境電商B2B平臺將由信息平臺向交易平臺升級。通過提供外貿綜合服務,將有利于跨境電商平臺積累真實貿易數據,幫助外貿企業建立全球網絡交易信用體系和大幅減少國際貿易風險??缇畴娚塘闶蹖椭蛳M者和企業更加自由和便利的"買全球、賣全球"。傳統貿易(M2B2B2C)將不斷轉向C2B或C2M,過去依靠信息不對稱的中間環節會逐漸消除。生產企業直接聯接終端消費者,根據消費者和市場的實時需求實現定制化、拉動式的柔性化生產供應,并依托全球電商平臺與專業服務商一起,形成一個網狀的生產和服務協同生態??缇辰鹑诜铡⒖缇澄锪鞣?、外貿綜合服務、跨境電商衍生服務(代運營、搜索關鍵詞優化、人員培訓咨詢等)、大數據和云計算等,將圍繞跨境電商平臺得到快速發展。例如,杭州跨境電商綜試區下城園區以建設"跨貿小鎮"為目標,推進"產城融合";下沙園區積極打造"跨境電商創業新城";空港園區努力建設"跨境電商現代物流中心";郵政速遞產業園打造集物流、技術、金融服務和郵政功能為一體的跨境電商服務平臺。線上線下深度融合為跨境電商企業提供無縫對接的高效服務,發展空間巨大。
(四)監管機制仍有很大的改革創新空間。近年來,在有關部門的大力支持下,跨境電商涉及的關、檢、匯、稅管理方式均取得很大突破,但缺少統一的協調,各部門之間的流程沒有進行很好的銜接,監管便利化政策效應難以發揮,需要全面理順并構建一套符合跨境電商業務的監管流程。因此必須創新監管模式,從政府方面,目前的海關監管制度已滿足不了跨境電商企業的需求,根據《全球貿易安全與便利標準框架》做好實際貨物的查驗,研究制定無紙通關和征稅等便利措施,達到低報關成本且迅速通關的效果。杭州、寧波的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正提供了監管機制創新改革的試驗機會,未來適應跨境電商的監管機制有望在浙江取得重大突破,尤其是稅收領域。另外,各國政府應該增加國際間協商,加強對跨境電商企業的監管,逐漸完善跨境電商的通關手續和流程。從企業方面,為了國際交易市場的健康運行,企業必須提高自身內部的法律知識,按照國際法律的規定出入境產品,不做逃稅行為,配合政府的相關規定,營造一個良好的國際交易環境??缇畴娚桃呀洺?一帶一路"建設重要的落腳點,成為連接一帶一路的紐帶,以渠道和供給的增加引領貿易和投資的發展,促進國家間的生產分工協作,實現"一帶一路"國家的資源共享、產品共享,并成為打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新通道。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