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目前,單抗藥物在全球范圍內已經成為一個銷售額近千億美金的大產業(yè),也是生物藥領域增速最快的細分;曾誕生多個"重磅炸彈",2014年,光單個品種(阿達木單抗)的年銷售額就已達到了126億美金。而放眼國內市場,2016年國內單抗藥物市場規(guī)模達110億元,且正在以年均約30%的增長率快速增長。據預測,到2020年,我國單抗產業(yè)市場規(guī)模將達到280億元,2016-2020年年均復合增長率達30%。
根據數據庫統(tǒng)計,截止2017年,我國共有31個單抗藥物類產品上市,其中進口產品19個,國內生產的產品12個。上市的單抗藥物主要有凍干粉針劑、粉針劑和注射液三種劑型。其中,單抗注射液的市場份額過半,其后依次是粉針劑和凍干粉針劑,三者的銷售額占比約為5:3:2。從適用科室來看,單抗類產品主要適用于腫瘤科、免疫風濕科和器官移植科三個科室。其中,抗腫瘤藥是單抗市場的主體,占比近八成;抗炎藥和抗風濕藥占比近兩成;其他用藥市場份額相對較小。
圖表1:國內生產獲批的單抗產品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yè)研究院整理
圖表2:截至2018年11月底的國內獲批的進口單抗產品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yè)研究院整理
目前,國內單抗藥物還是以進口產品為主,市場份額最大的兩個產品為羅氏的利妥昔(美羅華)單抗(約占29%)和曲妥珠(赫賽汀)單抗(約占25%)。在上述已在國內獲批的31個品種中,7個已進入到各省醫(yī)保目錄,其中,絕大多數來自進口產品。從現階段的醫(yī)藥市場大環(huán)境來看,醫(yī)保控費對醫(yī)生的處方行為會產生較大影響,控費對醫(yī)生的約束較大,醫(yī)生傾向于使用價格便宜的藥物,進而會加速國內仿制藥對進口高價合資藥的替代。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yè)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y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