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在過去的5年里,中國快遞物流園區發展形勢喜人,呈現出以下幾個顯著特點。
一是從園區數量來看,2014年到2018年5年間,園區的數量從2014年的171個,增長到2016年的285個,再到2018年的471個。演講稿中,園區發展有兩條曲線較為直觀,一條曲線平滑,表明園區數量增長很快很穩定,這與在座各家企業的體會基本一致。另一條是折線,表明地方建設園區的熱情受到政策影響曾產生波折,歷經2015年土地審批、貨源緊缺、人才不足等發展瓶頸期,園區這個行業淘沙取金后,行業發展迎來春天,快遞持續多年保持高速態勢,特別是"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后,園區建設熱情再度被充分點燃。如今,除了西藏、上海等少數地區沒有專業的快遞物流園區以外,基本實現全國省級全覆蓋。
二是從園區地域分布來看,2018年有4個省的園區數量超過30家,分別為廣東、安徽、江西、四川,這4家占比達到28.5%。有7個省份的園區數量超過20家,分別是山東、江蘇、湖北、浙江、重慶、河南、甘肅。
三是從園區占地規模來看,2018年全國快遞園區占地面積已經達到21.8萬畝,超過萬畝的有江西和江蘇。150畝以下的占267家,占到57%。155畝到300畝的中小型園區有67家占到14%,300畝到750畝有76家占到16%,另外750畝以上的有41家,占比不到10%,主要集中在江蘇、山東、河北,1000畝以上的園區在全國都是很大的了。
四是從園區開發方式來看,相對來說,中國快遞企業資金比較雄厚的,所以快遞企業上市后更愿意自己掏錢拿地而不是租賃。2018年,企業獨立投資247家,占全國快遞物流園區的52.4%,政府投資園區以義烏為代表,政府做完了以后讓企業使用,有76家占16.1%,使用外來投資有71家,占到15.1%。
五是從整體的運營來看,入園快遞企業個數穩步增長,從2014年846個到2018年達到2076個。園區發展得很快,吸附能力比較強,發展紅紅火火,帶動大量投資和吸納就業。據測算,實地投入運營物流園區占比達75.1%,四川和廣東實際投資超過規劃投資,落地情況比較理想。
六是從企業入園情況來看,由于快遞企業普遍存在"用地貴"、"用地難"問題,企業入駐園區意愿強烈。安徽、江西、甘肅、重慶等地入駐最為踴躍,其中,安徽入駐快遞企業226家,江西入駐快遞企業189家,四川入駐快遞企業148家。2018年,園區入駐增長最猛的分別是甘肅、湖北、重慶。目前,山東園區日處理快件量最多,達9769萬件,第二名浙江1827萬件,第三名江蘇1038萬件,第四名河南1029萬件。
七是從吸納就業來看,園區建設催生直接用工需求,吸納就業是各地政府非常重視的園區指標。河南、江蘇、安徽、浙江、廣東、福建吸納就業比較多,河南一年達到了6萬人以上,江蘇、安徽也超過2萬。2018年,鄭州國際物流園區吸納就業達到4.6萬人,安徽合肥環狀快遞園區吸納就業達到1.1萬人。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