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感謝您的關注與支持!(1)我國產能嚴重過剩矛盾已得到有效緩解我國鋼鐵行業自國際金融危機以來效益持續下滑,2015年陷入最低谷,全行業嚴重虧損。對此,我國提出積極有序化解鋼鐵過剩產能,"從2016年開始,用5年時間再壓減粗鋼產能1億至1.5億噸"。截至2017年末,鋼鐵去產能已超過1.15億噸。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長于勇2019年1月14日表示,我國鋼鐵行業已提前完成了5年化解過剩產能1億至1.5億噸的上限目標。目前,市場環境明顯改善,產能嚴重過剩矛盾有效緩解,優質產能得到發揮,企業效益明顯好轉。得益于持續深入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2018年前11個月,中鋼協會員企業實現利潤總額2802億元,同比增長63.54%;銷售利潤率7.45%,達到了工業行業平均水平;資產負債率同比再降3.39個百分點至65.74%,半數企業負債率已降至60%以下。(2)企業持續盈利的基礎并不牢固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會長于勇還指出,企業持續盈利的基礎并不牢固。前11個月,廢鋼及能源采購成本同比大幅上升,隨著11月份以后鋼材價格下跌,企業效益明顯下滑,部分企業鋼鐵主業又退至盈虧平衡邊緣。 進入11月份以后,鋼材價格出現了快速下滑,12月份又有所回升。年末鋼材價格的快速下跌,原因是多方面的,需求減弱、產量增長、貿易保護以及環保限產政策執行尺度的不均衡等等。
-
邀請演講對上一位研究員的回答進行延伸,值得注意的是,挺過全行業虧損的2015年"冰凍期"后,中國鋼鐵行業去產能效果明顯,過了3年效益逐年增加的好日子。然而,最新情況是,自2018年11月以來,鋼鐵市場又迎來新的震蕩,并延續至2019年整個一季度。
截至目前,鋼鐵央企之一鞍鋼股份(000898)、湖南省鋼鐵國企華菱鋼鐵(000932)、柳鋼股份(601003)、韶鋼松山(000717)、太鋼不銹(000825)5家鋼鐵上市公司陸續發布了2019年度第一季度業績預告,給出上市鋼企業績基本大幅下滑的"成績單"。
其中,鞍鋼股份預計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4.17億元,比去年同期(同比)下降78.22%;柳鋼股份去年一季度凈利潤為10.46億元,預計2019年第一季度將減少6.24億元到7.01億元,同比減少60%到67%;韶鋼松山預計一季度凈利潤為4億元,同比減少53.4%;太鋼不銹預計一季度凈利潤為3億-4億元,同比減少72.62%-79.46%。
據中國鋼鐵工業協會數據,鋼材低價位與礦價上挺使2019年前兩個月鋼廠效益下降了38%,鋼廠的銷售利潤率由去年的平均6.9%下降到現在的3.5%,虧損企業虧損面增加了10個百分點,前兩個月有近1/4的企業虧損。
受利益驅動,"地條鋼"死灰復燃、產能變相增長、合規產能釋放過快的沖動確實很大。如果產能控不住,即使鋼材需求有增長,也會被新增產能所淹沒。而產量方面,2019年一季度是傳統的鋼材需求淡季,但粗鋼產量有增長過快的趨勢。目前,鋼鐵企業按訂單生產,尤其是大企業控產量的自律性在增強,但非會員企業產量增速遠遠超過鋼協會員企業增速。
如果需求的增長速度不及供給,產量的慣性增長和利益驅動的增長將加劇供求矛盾。因此,2019年要盯住產量,盯不住,市場又會產需失衡,鋼鐵企業效益將面臨直接威脅。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