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不論是2018年的20項還是2019年的10項,公安部出臺政策出發點都是便民利民。可以說,一系列改革政策反應了民眾的基本需求。根據2018年第三屆"流動人口健康與發展論壇"的相關發布數據顯示,全國流動人口規模從1982年的657萬人增加到2017年的2.44億人。一些學者研究發現,人口流動對改革開放40年高速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高達20-30%。這部分民眾的需求理應得到政府的重點關注。
公安部政策出臺對培訓和考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根據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副局長王強在新聞發布會上的介紹,2018年6月份,公安部推出20項交管"放管服"改革措施,其中推行小型汽車駕駛證省內異地通考,目前已有54萬人省內異地考領駕駛證。據公安部的初步估算,本次10項交管"放管服"政策,每年將惠及新考領駕駛證1200多萬人。按公安部交管局公布的數據,截止到2018年底,全國機動車駕駛人近五年年均增量3012萬人。以此可以推斷,今后差不多每年有40%左右的機動車駕駛證是異地考領的,并且這40%里面,絕大多數是跨省異地考領,這對駕駛培訓和考試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涉及以下幾個方面:
(一)訓考脫節問題到了必須解決的時候
在我國的管理體制下,公安部負責駕駛證的考試和發放,交通運輸部負責駕駛培訓行業的管理。一直以來,交通管理部門對于培訓質量的把控主要抓手就是學時,盡管學時設置的多少以及是否應設置最低門檻一直是社會討論的焦點,但不得不承認,學時仍然是目前最為行之有效的控制教學質量的指標。但是在實際操作層面,全國相當一部分省市地方考試管理部門并未把是否完成基礎學時的培訓作為考試的前置條件。根據對未學時對接地區駕校的調研,一部分只學習了十幾個甚至幾個小時駕駛技能的學員在駕校不知情的情況下直接去參加考試,培訓時間不足、重技能重考試忽視安全意識養成的培訓模式勢必會導致學員安全意識養成的缺失,可能會產生一批合法但是不合格的駕駛人,給道路交通安全環境造成隱患,同時也造成了考試壓力的增大,形成考試積壓,給民眾的學駕需求造成不便。
(二)訓考區域性差異問題對學員跨區域異常流動的影響需要兩部委聯合做出評估
本次全國小型汽車駕駛證全國通考,的確便捷了部分異地工作學習民眾考試需求,但同時也因為不同區域范圍內培訓學時執行尺度不同以及考試難易程度的不同,可能會產生培訓考試需求的異常流動。如果學員的異地考試不是因為異地工作學習,而是傾向于去培訓要求相對較低、考試難度相對較小的區域考取駕駛證,那就和政策的制定初衷背道而馳。這一方面對交通管理部門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挑戰,省級或者市級建立的駕培監管服務平臺已經不能滿足管理的需求,全面接入全國駕培監管服務平臺并與公安駕駛人考試系統實現信息對接,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學時對接"勢在必行。另一方面對公安交管部門考試標準制定的科學性和實施層面不同區域的執行一致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沒有兩部委的聯合評估,對政策的影響評估不足,會造成全國范圍內駕駛人安全文明駕駛意識的整體下滑,全國幾十年在道路交通安全領域做出的努力可能會付之東流。
(三)分階段付費培訓模式或得到學員青睞
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公安部交通運輸部關于推進機動車駕駛人培訓考試制度改革意見的通知》(國辦發〔2015〕88號)中提出了改變駕駛培訓機構一次性預收全部培訓費用的模式,推行計時培訓計時收費、先培訓后付費的服務措施。實行學員自主預約培訓時段、自主選擇教練員、自主選擇繳費方式。試點學員分科目、跨駕駛培訓機構參加培訓。2015年至今,全國先學后付模式的推廣"叫好不叫座",在地方出現了學員、駕校都不愿開展的尷尬局面,雙方選擇先學后付模式的動力不足。本次全國通考、異地分科目考試推行,先學后付模式,特別是分階段付費培訓模式或得到學員的青睞,學員從擔心先學后付會讓駕校多收費轉變為擔心學駕中跨駕校培訓后,駕校退費困難,部分有需求的學員或會選擇先學后付模式,分階段付費。
(四)駕培行業競爭區域范圍擴大
一直以來,駕校的經營因為交通運輸部51號令《機動車駕駛員培訓管理規定》的相關規定,在許可部門管轄范圍內開展經營,各自堅守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跨區域招生,特別是跨省招生的現象在小型汽車培訓領域并不多見,甚至部分地方出現了現有駕校聯合抵制新駕校許可的情況。本次全國通考以及異地分科目考試,可以說擴大了駕培行業的競爭區域范圍,駕校的競爭區域范圍不僅僅局限于所在區縣,甚至是不僅僅局限于所在省市,駕培市場的全面競爭或開始出現。以穩定培訓價格為出發點的區域駕培聯盟也將面臨挑戰。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