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一是新能源汽車發展的主要動力是政策,相較于傳統燃油車來說,其自身比較優勢仍然較弱。從消費者角度來看,購置新能源汽車的原因排在前三位的主要是燃油車車牌受限、燃油車限行、新能源汽車有稅費減免和價格補貼。至于新能源汽車較為環保和節能等因素,消費者考慮較少。
二是新能源汽車本身的便利性、經濟性和安全性等老調重彈的問題仍未取得根本性突破,便利性主要受電池續航能力、冬季電池使用、電池自然衰減、充電樁設置、充電快慢等因素制約,經濟性主要受電池成本、電池及二手車回收等因素制約。
三是未來的補貼退坡和外資車引入是自主品牌汽車發展的兩大重要挑戰。按照規定,2019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會在總量上壓縮,對整車、電池的各項技術指標要求也會更高,處于補貼門檻外的低端產品恐被淘汰。另外,2018年4月外商投資負面清單出臺后,外資股比限制、合資限制等會逐步放開,預計在不久的將來,特斯拉、奔馳、奧迪、保時捷的新能源汽車產品都將登陸中國市場,這些品牌憑借在傳統燃油車領域的資金和技術積累,對自主品牌將會產生一定的沖擊。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