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限于篇幅與精力成本考量,對于您的提問要點不能面面俱到,如果需要增值服務,還請聯系前瞻客服。
盡管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但旅游行業依舊保持穩定增長勢頭,對經濟拉動作用持續增強。同時,旅游業仍存在新的吸引力和增長點,如高鐵的開通建設為區域內全域旅游帶來市場紅利、旅游產品升級改善盈利模式及提升復游率、文旅產業實質性融合創造新的產業機會等。
旅游人數、旅游收入維持快速增長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旅游業經歷了起步、成長、拓展和綜合發展四個階段,最終推動國內旅游、出境旅游、入境旅游的全面繁榮。我國也因此實現了從旅游短缺型國家到旅游大國的歷史性跨越,一舉成為全球最大的國內旅游市場、全球第一大國際旅游消費國、全球第四大旅游目的地國家。
從旅游人數來看,2013年以來,我國旅游人數便維持兩位數增長速度,2017年更是首次突破50億人次。2018年上半年,旅游消費需求保持旺盛,國內旅游人數28億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1.4%,預計全年旅游人數在55億人次,同比增長10.8%。
從旅游收入來看,2013-2017年,國內旅游收入同樣保持兩位數的增速,且高于同期旅游人數增速。2018年,旅游收入持續快速增長,上半年旅游收入2.45萬億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2.5%,預計全年旅游收入將首次超過5萬億元,達5.13萬億元,同比增長12.3%。
從旅游人均消費來看,隨著旅游消費成為居民的重要生活方式,國內旅游人均消費持續增長,已從2013年的805.5元增長至2017年的913.8元,預計2018年在940.4元左右。
從旅游消費發展階段來看,根據其他國家經驗,旅游消費會先后經歷觀光游-休閑游-度假游三個階段,目前我國以觀光游覽為目的的旅游比重正在降低,以休閑度假為目的的旅游比重逐漸提升。2017年,以休閑度假為目的城鎮居民比重就達30.1%,較2010年提高了5.1個百分點。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2018年,國內旅游業出現兩個顯著變化:一是親子游市場熱度提升,2018年親子游用戶占比達26.1%,較上年提高了1個百分點;二是三線及以下城市成為主要增量市場,2018年三線及以下城市用戶占比達65.0%,較上年提高2.5個百分點。
出境旅游人數延續增勢、市場火熱
在收入增長和旅游消費升級推動,以及簽證、匯率、航班等便利因素影響下,我國出境旅游熱依然持續。2018年上半年,中國公民出境旅游人數7131萬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長15.0%,預計全年旅游人數將達到1.48億人次,同比增長13.5%。
從客源產出上看,經濟增長是出境旅游的主要推動因素,中西部地區與二三四線城市市場活躍度進一步上升。數據顯示,2018年,二線城市出境旅游用戶占比達25.2%,較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三線及以下城市占比49.7%,較上年提高0.8個百分點。
從旅游目的地國家來看,2018年,中國出境旅游前十目的地國家分別是泰國、日本、越南、美國、馬來西亞、新加坡、韓國、印度尼西亞、俄羅斯、法國。可見,東南亞依舊是出國旅游的最熱門地區。
入境旅游市場平穩發展
當前,中國入境旅游市場特別是外國人入境旅游市場,進入到了恢復增長的新通道和總體回升的新階段。2018年上半年,入境旅游人數6923萬人次,比上年同期下降0.4%,入境旅游收入618億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長2.8%;預計全年入境旅游人數將達1.40億人次,入境旅游收入達1270億美元。
在入境旅游的客源結構中,港澳臺依舊占據著絕大部分,2018年上半年,港澳臺占入境旅游客源的比例接近八成,達到78.6%。與往年相比,外國游客的比例在持續上升,2018年上半年已達到21.4%。
入境旅游客源國方面,2018年排在前十的國家分別是緬甸、越南、韓國、日本、俄羅斯、美國、蒙古、馬來西亞、菲律賓、新加坡。其中,緬甸、越南為我國入境旅游貢獻了較多的客源,分別占到20.1%、18.3%。
旅游行業呈現三大趨勢
旅游消費趨勢方面,在消費升級大背景下,游客對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生態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對個性化、特色化旅游產品和服務的要求越來越高,旅游需求的品質化和中高端化趨勢日益明顯。
旅游產品趨勢方面,一是從小景區擴展到大景區,二是從大項目回歸到小建筑。這意味著單一度假村、景區、民宿的同質化競爭越來越激烈,無以為繼。未來的發展點來自于統籌地區的全域旅游,進行度假區模式的管理,成為越來越多的競爭壁壘所在。
旅游發展模式方面,重資產、大投資、低回報的粗放發展模式時代已經過去,未來一個輕資產、小投資、小而美的產品時代正在來臨,即不要去投資大型建筑物,而要投資打造小建筑。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