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
作為公眾人物,明星的一舉一動可能都備受關注,早在今年11月份,就有消息爆出張柏芝喜獲三胎,直至2018年12月17日,張柏芝工作室微博公布得子喜訊,首度公開承認三子。但是與謝霆鋒離婚后,尚未有張柏芝男友或者再婚的消息,而12月10日,港媒披露稱張柏芝三胎是借精生子,人工受孕,關于孩子的父親和人工受孕的真實性尚未得到“官宣”。但是該披露反應出輔助醫療的發展已經逐漸被越來越多的人認可和選擇。
近年來,隨著人們“養兒防老”等觀念的轉變、生活成本的增加及壓力加大,我國人口出生率有所下降,雖然2015年10月開始我國全面放開二孩政策實施,但是新生人口的出生率未達預期,除了人們觀念的轉變,一個重要的因素是隨著飲食結構和生活環境的變化,不孕不育的人口數量不斷增加,促進我國輔助醫療行業的發展。
不孕不育率提升,輔助生殖有望緩解新生兒難題
近年來,受人們生活環境惡化、工作壓力增加、不良的生活方式及飲食習慣等多種外在因素及生育年齡后退等實際因素都導致我國不孕不育的夫妻正在增多,國內整體的不孕不育率顯著提升。據媒體報道,中國人口協會的調查顯示,中國的不孕不育者已經約達到了5000萬,中國育齡夫婦的不孕不育率從1995年的3%攀升到近年的15%左右。 如果從全球范圍來看,中國的不孕不育率依然處在較高的水平。全球疾病負擔(Global Burden of Disease)的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女性的不孕發病率為2705.66例/每十萬人。2017年,中國男性的不育發病率為879.32例/每十萬人,比女性略好,但也不樂觀。可以明顯看出近年來我國的不孕不育率上漲幅度加快。預計未來短期時間內,這一比率還有繼續上升的態勢。
隨著男女不孕不育率的提升是導致目前我國新生兒人口數量下降的一個重要因素之一,其在影響我國人口出生總量下降的同時,也為各家庭帶來了極大的困擾,影響家庭的幸福和睦。在此促進下,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提升,借助醫療輔助手段提升懷孕幾率的輔助生殖技術得到了快速發展。
輔助生殖獲批機構增加,為行業發展提供保障
綜觀我國輔助生殖發展歷程,2007年之前屬于行業初始期,輔助生殖技術不斷進步但政策監管嚴格,至2007年全國生殖中心僅95家;2007-2012年屬于發展期前期,隨著2007年審批權限下放,加上輔助生殖Ⅱ代、Ⅲ代技術亦進入新發展階段,推動行業高速發展,到2012年全國生殖中心增加至356家,平均年增長50家;2013年至今屬于發展期中期,衛生部放緩審批速度,隨后幾年平均年增長僅20家,至2016年生殖中心共451家。 結合各省市輔助生殖技術設置規劃和國家衛計委每300萬人設置1個機構的標準測算,未來輔助生殖中心牌照上限不低于550家,至少還有約100家的空間。
未來,隨著環境的惡化,生活壓力的增加不孕不育率將繼續提升,政策對輔助生殖的扶持及、資本助力發展及醫療技術水平提升促進下,人們對輔助生殖認可度的提升,將加速市場對輔助生殖技術的需求。欲了解更多內容,請關注【前瞻經濟學人APP】可以了解更多行業內容。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