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四八新政再次得到緩行,促進進口電商發展
11月2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從2019年1月1日起,延續實施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現行監管政策,將延續個人自用進境物品監管方式,并新增加了63個稅目商品,提高單次交易限值和年底交易限值,對中國進口跨境電商行業將帶來重大利好。
過去,跨境進口電商主要采取行郵稅的方式,利用單次通關產品所需要繳納的稅收不超過50元,則可以免征行郵稅的這項特殊優惠,不少進口B2C企業發生漏洞逃稅的行為,導致我國關稅流失嚴重。為了平衡整個跨境電商行業和傳統外貿企業的利益關系,國家在2016年4月8日出臺了"四八新政",不再按物品征收行郵稅,而是按貨物征收關稅、增值稅、消費稅,且進口標準提高,商品"一線"入區需提供通關單。但由于公布較晚,導致各大保稅倉內的大量清單外商品不能清關,行業一度進入"熔斷"狀態。隨后為穩定跨境電商行業發展,國家決定推遲新政執行期,給予跨境進口電商過渡期進行自我調整,對于促進跨境電商零售進口發展具有積極作用。
居民消費升級推動,進口易規模不斷增長
目前,我國跨境電商交易仍以出口為主。根據電子商務研究中心監測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出口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為3.47萬億元,同比增長26%;而進口跨境電商交易規模為1.03萬億元,同比增長19.4%。從2013-2018年上半年我國跨境電商交易規模進出口結構情況來看,出口的占比呈逐年下滑的趨勢,而進口的占比逐年上升。跨境進口規模占比的攀升主要得益于我國的居民消費正處于消費升級中,海外購習慣刺激國內跨境消費需求。
2018年政策紅利不斷釋放,進口規模有望達到3億
國家對于跨境進口電商除了11月21日在監管層面上再次釋放利好消息外,2018年在環境建設、稅收上都出臺了利好政策。11月5日,在上海舉辦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國家主席的講話給予跨境電商企業一針強心劑,進博會還給予了跨境電商企業與海外企業交流,開展貿易合作的良好平臺;11月,關稅再次下調進一步刺激國內海淘消費,推動消費升級,對進口跨境電商行業發展利好。
9月,商務部新聞發言人高峰表示:"商務部正在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完善跨境零售進口相關政策過渡期后的一些監管方案,將堅持鼓勵創新、包容審慎的原則,按個人物品監管的總體思路優化完善監管措施,保證監管安排的總體穩定。"從最新的監管政策來看,國家依舊對跨境進口電商持包容審慎的態度,根據阿里研究院數據預計,2020年我國跨境進口電商交易規模將達到3億元,占比達到25%。可以預見我國跨境進口電商行業發展樂觀,而企業在過渡期內應該保持自律自強的態度,做好應對措施,保證在新政正式實施也具備良好的市場競爭 。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