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不光是金立,酷派、格力、錘子、中興、樂視、魅族、LG、聯想都十分難熬。錘子科技身陷經營困局
近日一篇《錘子生死劫》文章將錘子科技推上輿論的風口浪尖 ,文章內容提到錘子科技公司近百名員工疑遭遣散,公司資金緊張,賬面資金僅剩5000萬等負面內容,隨后圍繞錘子科技相關報道也接踵而至。為此錘子科技創始人羅永浩在個人微博回應稱:"這是創業六年來見過最失實的報道,而且完全是徹頭徹尾的耍流氓。你不用耍完了流氓又假惺惺地提什么尊重,我們會起訴的,你等著吧。"
先不論《錘子生死劫》文章所闡述內容是否真實可靠,近年來錘子科技在經營上遇到困境是不爭的事實。
錘子科技自2012年成立以來,業績一直處于虧損狀態。根據蘇寧易購披露的財報,其關聯公司錘子科技2015年營收為11.87億元,業績虧損-2.47億元,2016年錘子科技營收為8.09億元,營收同比下降31.84%,虧損擴大為4.28億元。據相關媒體報道,2017年上半年,錘子科技虧損為3億元。
此外,除了2017年錘子推出堅果手機Pro系列手機較受市場歡迎,使得2017年錘子手機銷量達到340萬部外,手機出貨量一直不理想,2018年一季度,錘子科技手機銷量為57萬臺,排名第20位,銷量相當于華為手機的1/64。
國內手機市場遭壟斷,幾家歡喜幾家愁
其實不止錘子科技在手機行業遭遇困局,隨著國內手機市場馬太效應逐漸凸顯,行業集中度逐漸提高,以華為、小米、OPPO、蘋果、vivo為收前五大手機廠商所占市場份額快速提升,二三線手機廠商生存空間越來越小。
曾今耳熟能詳手機牌子例如金立、魅族、中興、樂視、LG、聯想、酷派等可以說也是十分難熬。金立手機陷入財務困境,出售印度手機業務,昔日手機行業巨頭中興和酷派,由于過度依賴運營商,在互聯網商業崛起過程中戰略布局不當、逐漸被市場所淘汰,LG退出中國市場,魅族大面積裁員,除前五大品牌在手機市場風生水起,其余國內手機廠商的日子舉步維艱。
2017年,國內手機市場除了小米、華為、OPPO、vivo銷量錄得增長外,其他手機廠商表現慘淡,三星、中興手機銷量同比下跌超過40%。
國產手機廠商如何突圍
2016年以來,中國地區手機出貨量整體呈現下滑趨勢,2018年1-10月份,中國手機累計出貨量為3.43億部,同比下降15.31%。銷量下滑使國內手機產能出現過剩,行業競爭加劇,企業加速淘汰。目前中國前五大手機品牌商已經瓜分86%左右手機市場份額,國產手機如何打破華為、小米等廠商制造的壟斷格局,傳音手機無疑交了一份令人滿意的答案。
2018年第一季度,一家名不見經傳的手機廠商手機出貨量超越了小米、OPPO,僅次于華為,這家手機品牌為傳音。傳音的主要市場在非洲,在這里,傳音有著"非洲之王"的稱號。面對競爭激勵的國內手機市場,傳音選擇了極少被人關注的非洲市場,事實證明傳音的選擇是正確的。
其實早些年中興在開拓印度手機市場的時候也取得巨大成功,2007年中興CDMA手機銷量超過LG、三星、摩托羅拉,穩坐印度手機市場第一寶座。然而由于國內手機市場巨大虧損被迫出售印度手機業務。隨著國家"一帶一路"政策展開,國內手機業務海外拓展成為必然趨勢。
-
邀請演講金立董事長賭博是2017年11月就爆出來的事,距今已經1年時間。而這一年以來,金立金立一直未找到愿意出資的外部伙伴,而由于優質資產大多被抵押,且手機市場競爭加劇,留給金立的選擇并不多。總的來說,金立的失敗是市場加自身戰略錯誤的綜合原因,并不能簡單以市場不好而蓋之。
手機市場潑冷水,增量需求已遇瓶頸(一)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情況從全球智能手機的出貨量來看,2017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為14.62億部,出貨量首次出現下滑,同比下跌了0.61個百分點;截至2018年第三季度出貨量為10.31億部,下滑加劇,同比下滑5.74%。
(二)國內智能手機出貨量情況從中國智能手機的出貨量來看,同樣在2017年出現明顯下滑,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減少了3.97%。截至2018年10月出貨量為3.23億部,同比下滑高達20.25%。
(三)用戶換機欲望低目前智能手機性能、質量等越來越出色,而且同質化嚴重,人們換機的時間拉長,并且換機的欲望越來越低。2017中國手機用戶平均換機周期已經提升至22個月。
金立手機市場定價無優勢,市場定位不清晰(一)市場定價無優勢2017年,智能手機市場十家主流品牌均價呈明顯的階梯狀分布。蘋果手機均價最高,達到4440元,較智能手機市場均價高2500元。三星手機均價接近3000元,為2961元,遠高于整體市場均價,其中華為、OPPO、vivo是主流品牌廠商中均價在2000-2500元之間的廠商。金立手機平均價位約在1864元,比魅族、小米和榮耀要高出不少,從性價比q而言,不具備任何優勢。
(二)被營銷和負債拖垮的金立
(1)營銷費用和投資投入過高2016年至2017年,金立投入超60億元營銷費用。另外近3年對外投資費用達30多億元,兩項費用相加近100億元。在營銷費用投入上,金立不斷更換代言人。鳳凰傳奇、濮存昕、郎咸平、尹恩惠、阮經天、棋手柯潔、薛之謙、劉濤、余文樂、馮小剛夫婦等眾位名人都在近幾年代言人名單之列。在投資開支上,金立斥資7.1億元建設金立大廈,還宣布將在重慶渝北區投入50億元建設生產基地;此外,還以12.18億元購入南粵銀行的股份。(2)信貸融資負債高企金立一直通過銀行信貸的形式融資,2014年至2016年出貨量尚可時,融資較容易,但2017年金立出貨量大幅縮水導致信貸困難。2016年8月起,金立多家關聯公司及子公司開始用動產抵押方式融資。如東莞市金眾電子股份有限公司通過抵押設備,向遠東國際租賃有限公司借款9256.9萬元。東莞市金銘電子有限公司于2017年4月也通過動產抵押融資8500萬元;金立還通過其控股的金眾公司進行融資。2016年12月,金眾在新三板掛牌,協議轉讓股權,但不到九個月就停牌。2017年,金立申請發行的20億元公司債未通過審核。金立債務越滾越大,共欠銀行86億元。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