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根據銀監會公布的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數量名單,2014-2015年稍有增加,2015-2017年全國的全國的地方政府融資平臺數量沒有大的變化,截止到2018年第一季度11734個,較2017年相比,沒有增加新的地方政府融資平臺。
由于在發行債券的的時候對資本金有硬性規定,因此我國企業的資本金規模目前相對比較合理。截止到2017年底,根據choice金融終端統計數據,我國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的總資本金為25萬億萬元,其中發行債券被評為A級的公司的公司的資本金占總資本金的99.66%,約為24.98萬億,B級的分別占比0.34%,約為852億,C級的只有微小的一部分,大約幾個億。
截止到2017年年底,根據銀監會給出的數據,浙江、四川和廣東排在排在前三位,分別為919家、648家和637家。數量最少的是海南省,只有22家。同時也可以看出,經濟發達的東部地區的融資平臺數量要多于中西部地區。
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根據成立的行政級別不同,可以把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行政級別劃分為:省級、地市級、縣級。根據2017年底公布的數據,目前縣級政府投融資平臺數量最多,占全部比66.18%,其次是地市級的平臺,占比30.30%,省級平臺占比最少,只有3.52%。
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發展建議
一、完善各種機制的制定
(一)改革投融資體制
首先是培植政府投資主體,完善公司治理結構,真正建立起"政府引導、社會參與、市場運作"的社會投資增長機制,運用多種融資手段,實現投資主體多元化、資金來源多渠道、投資方式多樣化、項目建設市場化的新型投融資體制。
其次是完善投融資政策,嚴格界定政府投資范圍,使政府投資主要用于市場不能有效配置資源的經濟社會領域和對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有重大影響的項目。
(二)明確投融資決策機制
明確管理層、董事會的決策范圍,重大決策的實施流程等,切實發揮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的意見,廣泛聽取員工意見、專家意見,避免"一家之言",同時防止決策程序流于形式。
另一方面,建立責任終生追究機制,使相關人的權利、義務得到明確的確定與約束,從而避免決策者重視短期利益而忽視長期規劃。
(三)強化風險監控機制和預警機制
強化融資平臺自身的風險監控和預警。一套完善的風險監控和預警制度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通過預算控制、成本控制、財務預警等手段,增強有效管控財務和運營風險的能力;
2)根據平臺的風險偏好、風險承受度,選擇適當的風險管理工具和策略,對風險進行主動管理;
3)建立風險發生后的應急機制,尤其是建立針對各大重大風險發生后的危機處理計劃。
(四)設立官員考核機制
設立地方政府債務責任考核機制,綜合運用地方政府債務負擔率、債務依存度,投資收益率、營運效率等指標評判地方政府的投融資行為,避免地方官員盲目投資、資金濫用的行為,以提高投資效率。適當引入民意調查結果綜合考查地方官員任期內的政績,使地方官員不僅對上(高一級政府,直至中央政府)負責,也要對下(普通民眾和納稅人)負責。優化完善地方官員考核機制是抑制地方官員投資沖動的根本途徑。
二、推進內部結構的重組
(一)內部管理組織重組
遵循"政企分開、管理分類"的思想,在平臺及產業生命周期的分析基礎上,重構環境適應性的跨分類公司,成為"能跳舞的大象"。不斷創新投融資平臺的經營管理機制,提升平臺運作效率,提高適應市場的能力。對于已初步完成區域內資源整合,資產總量達到一定水平的平臺,組織的重構將成為提升企業價值的重要轉型點,通過組織架構的重組以及經營板塊的重組,實現企業在管理運作水平方面的重大提升,以適應企業發展所面對的內外部環境。
(二)內部股權重組,健全法人治理結構
優化企業資本結構,適度調整融資平臺的國有股權比例,并推進債轉股,允許部分國有資本轉化為優先股,推進股權結構多元化。同時,伴隨平臺企業轉型發展,需根據企業所處階段對其負債資本與權益資本比例進行動態調整,通過優化資本結構降低融資成本,激發企業經營活力,實現可持續發展。
另一方面,加大公司制改革力度,持續完善決策機制、用人機制、監督機制,健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讓其完全按照市場化模式運營,自主經營、自負盈虧,實現融資平臺的去行政化、去命令化。
三、多元化發展融資方向
(一)拓寬資本市場融資渠道
大多數地方融資平臺由于自身財務、資產狀況不佳,難以開拓更多的融資渠道,只能依賴于銀行信貸。該類融資平臺可以通過提高其自身的盈利能力、資產質量,可通過擴大規模、多元化經營的方式來實現豐富融資渠道。對財務、資產狀況較好的融資平臺,通過發行企業債、專項債券股權融資等方式提高直接融資比例。
(二)不斷優化融資平臺債務結構
一是要分析各種融資工具所具有的不同的資金成本,合理規劃權益與負債的比重,間接負債與直接負債的比重,使得企業的綜合資金成本最低。 二是要注意融資期限結構與項目周期相匹配,若融資期限太短,債務到期時會帶來較大的還款壓力,甚至發生資金斷裂的風險;若融資期限太長,則平臺公司承擔較高的負債成本,資金使用效率低下。平臺公司可以通過增加資金總量的方式,如增加負債或增加權益的方式達到融資結構最優,也可通過減少資金總量的方式,如償還負債或者減少權益的方式達到融資結構最優。
單一的融資方式組合應該向多元化方向拓展,從而提升盈利能力以緩解較大的還債壓力。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需利用市場化方式籌集資金,建立多渠道的融資合作關系,比如采用回購式契約策略、BOT融資策略、PPP融資策略等。既要發揮國有企業強大的信用影響力,又要積極發揮民間資本的作用,形成良性循環的"融資-償債"鏈條。
四、提高公司職員專業素質
就目前地方政府所處的市場環境和經濟環境來看,要想促進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實現更快更好的改革和發展,將可能遇到的經營風險和潛在風險降到最低,做好中長期規劃和人員培養工作就顯得尤為重要了。
因此,在中長期規劃方面,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要以市場發展的實際變化為基礎,完善公司基礎性框架結構,樹立長遠的發展眼光,做好公司整體戰略規劃和布局,協調公司的經營能力,采用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在做好公司規劃工作的同時拓寬融資渠道,進而促進地方投融資平臺實現更快更好的轉型和發展。
在人員培養方面,就要求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公司的領導者要明確人才建設對投融資平臺轉型發展的重要作用,以身作則,自身掌握更多的專業知識;其次,要鼓勵財務人員樹立終身學習的意識,不斷提高其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建立健全配套的獎懲機制、激勵機制,并將其與員工的切身利益直接關聯,以提高工作人因和對企業造成的影響,最后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