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目前,我國年纖維消費達到4500萬噸,這樣一個非常龐大的數字擺在面前,廢舊回收以及資源再利用變得刻不容緩。目前我國回收體系比較零散,只有部分小區、回收公司等少數地方在進行回收,覆蓋面有限;面對安全、健康、環境等問題,回收的門檻準入機制還不完善;再生纖維的強韌程度以及混紡纖維的分離都是需要解決的問題。
但面對雜亂龐雜的"廢物",存在很多問題亟待解決。據介紹,目前廢舊紡織品并未形成產業鏈、價值鏈;存在檔次低、附加值低、規模小、分布分散等特點;存在混紡纖維如何更好分離、快速的消毒方法等技術瓶頸;缺少骨干企業參與;尚未形成政府主導、群眾接受的社會環境等等。
我國的回收方式主要是小商販回收或捐贈、小區定點集中回收,后集中到相對大的站點再分別發送各地利用。但安全問題、成本問題、產品性能等問題均無法保證,專家呼吁相關部門建立出臺相關的產品標準及管理辦法,以完善廢舊紡織品回收體系,進行更有效的實施。
據了解,自2010年起,上海市綠化和市容管理局開始在全市試點舊衣回收,目前,"廢舊衣物回收箱"已經進入上海市500個社區,2012年時996個回收箱的回收量為305噸,占到上海市廢舊衣服產生量的3%。2012年4月起,杭州市政府啟動了舊衣服捐贈接收工作,在全市50個街道社區內設立了舊衣服捐贈點,打破了以往"每年一次"的接收頻率,按"每月一次"來回收舊衣物。2012年12月起,深圳寶安區在50多個小區設立衣物回收箱100個,回收舊衣物2143千克,通過公益組織捐出衣物335千克。
但目前我國只有少數城市的部分社區,設立廢舊衣物回收箱。從已經設置舊衣物回收箱的城市看,上海、杭州和深圳寶安區三個城市已取得顯著的效果,回收量大,將居民閑置的衣物回收后,捐贈給公益組織,實現二次利用。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