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社區內開快遞點目前表現形式以智能快遞柜為主,低成本解決了快遞的"最后一公里"問題,目前行業內領先企業有豐巢、速遞易、e棧等,具體加盟事宜另請直接咨詢相關企業。下文將對智能快遞柜行業的發展作出分析:
一、快遞業務的高速增長,帶動了終端智能快遞柜的興起
近幾年,得益于電商行業的快速發展,我國快遞業務也實現了高速增長。2014年我國快遞業務量完成了139.6億件,且最高日處理量超過了一億件,在業務量上首次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快遞大國,此后繼續保持著高速增長。2017年,電商行業進入了基數大、增長緩慢的階段,作為快遞業務的主要拉動者,電商行業的這一變化也使得快遞業務量增長率同比下降23.2%,不過快遞行業的業務量依舊達到了400.6億件。
快遞業務量的大增,帶動了終端智能快遞柜的興起。快遞柜有效解決了配送員和消費者時間節點不對等等問題,成為了終端配送的趨勢。
二、快遞配送存在最后一公里的難題,催生了智能快遞柜的普及
如今,網購已然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城市快遞業已是服務廣大市民的又一重要行業。然而,快遞配送想要實現"最后一公里"卻有點難。快遞員、智能快遞柜仍然是解決快遞配送最后一公里問題的根本。智能快遞柜的出現順應了發展的潮流,連接了公司、快遞員、消費者三者之間的關系,有效解決了快遞配送最后一公里的難題,給上班族帶來了方便。當然智能快遞柜的流程并不復雜,對于快遞員首先需要先刷卡確認,然后選擇合適大小的柜子,錄入快件信息后放入,輸入用戶手機號系統自動發送信息提醒收件人。而用戶憑借著短信中的取貨碼打開柜門,開箱驗貨并關柜門退出即可。就目前來看,智能快遞柜的普及,通過加快周轉率,極大地促進了快遞行業降本增效,成為了解決物流末端配送能力不足主要方式之一。
三、各類資本的熱捧入局,壯大智能快遞柜行業陣營規模
2010年中國郵政設立第一臺智能包裹投遞終端后,智能快遞柜行業進入公眾視野。2012至2015年間,大量企業隨著資本的熱捧入局,行業站上風口并最終形成了快遞系、電商系和第三方企業三大陣營。快遞系以中郵速遞易、豐巢為代表,旨在加強末端配送控制力,打造快遞產業鏈;電商系以京東、蘇寧為代表,希望通過加強末端配送多樣性,提高客戶體驗,增強客戶粘性;第三方企業江蘇云柜、日日順、上海富友等,該類企業希望能夠占領市場,獲取超額利潤。
四、政策紛紛出臺,鼓勵智能快遞柜的應用
國家政策刺激行業增長,2018年國務院一號文確認快遞柜公共屬性。2013年,國家郵政局正式出臺文件鼓勵和支持郵政、快遞企業及社會資金,投入快遞服務末端智能快件箱等自助服務設施建設并推廣使用。2015年,國務院出臺《關于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鼓勵發展社區自提柜、冷鏈儲藏柜、代收服務點等新型社區化配送模式。2018年,國務院一號文頒布,鼓勵地方將推廣智能快件箱納入便民服務、民生工程等項目。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