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您好。
醫美行業可以說是僅次于互聯網的暴利行業。這里對醫美行業市場進行如下分析。
中國醫療美容市場不斷增長,成為全球第三大醫美國家我國醫療美容已有近30年的行業歷史,從原有的傳統式單一手術形式逐漸發展成可以治療多種疾病以及美容美觀等多樣療程療效的市場。我國醫療美容市場在2015年達到870億元人民幣,測算得2017年市場規模約1760億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美容機構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2020年,國內醫療美容市場有望達到4640億元人民幣,年均復合增長率達40%。
圖表1:2015-2020年中國醫療美容市場規模及預測(單位:十億元,%)
根據相關機構發布的全球醫美大數據,美國在全球 醫療美容市場占有率為19%,巴西占有率為11%,中國已經是全球第三大醫療美容國家,占有率達10%。圖表2:全球五大醫美國家市場占有率(單位:%)
四大因素推動醫美行業發展,消費門檻降低
人口老齡化催動醫美服務發展。未來15年中國將進入老齡化社會。據預測,2030年中國老年人口將占到總人口的23.3%。中國人口日漸老齡化將會催生一批希望減緩肌膚老化的消費者;由于化妝品對抗老作用的局限性,更多人會選擇醫療美容作為減緩衰老的美容方式。大眾日益接受醫美觀念。隨著流行文化(包括韓國流行文化及明星效應)在內,醫療美容的社會接納程度有所提高;全球化及西方文化風潮也極大地影響了人們的生活方式,使人們對醫療美容行業保持更為開放的態度;醫療美容服務,尤其是非手術美容服務的收費逐漸大眾化,醫療美容風險降低、復原器縮短,降低了中國消費者對醫療美容的抗拒情緒。新技術支持醫美發展。不斷進步的技術使醫療美容變得越來越安全和便捷,醫美儀器技術日益完善,如Ulthera、Thermage等諸多項目無創痕、操作完畢既有顯著效果;Revance使肉毒素瘦臉有望通過表皮涂抹實現;透明質酸產品實現高支撐性和高穩定性;自體干細胞培育注射促進細胞修復延緩衰老技術已經實現商用等。醫美保險量化醫療風險,降低消費門檻,助力醫美需求擴張。由于行業的不規范性,責任鑒定復雜,風險系數超高等原因,保險業一直"刻意"與醫療美容保持距離,通常會把美容、整形、整容等列為責任免除項。隨著廣大求美者的整形需求及整形機構的不斷擴增,醫美整形引起的以外風險和醫療事故也頻發不斷,醫美整形行業急需一個可靠的平臺來規范和保障。而伴隨消費方式新時代的到來,醫美市場以醫美服務機構為核心,不斷推出新型支付方式,緩解部分消費者經濟承擔壓力,拉動消費需求不斷提高。目前,醫美市場上醫美服務機構以與支付分期公司合作方式,推出部分產品消費的分期支付方式,擴展新商機。一些機構推出如"0支付、0利息、0費用"的營銷方式拉低求美者消費門檻,間接拉動醫美市場需求。
民營醫院占市場主導,大型連鎖美容機構是醫美行業的發展趨勢當前,我國醫療美容市場中,公立醫院市場份額僅有12%左右,更多市場空間被民營的中小型醫院、連鎖經營商占據。 "莆田系"是民營醫療美容醫院的典型代表。此類醫院通過廣告和搜索引擎吸引客戶,并深入挖掘客戶價值;通過提供良好的硬件條件和高質量服務,此類醫院收費一般高于公立醫院。 北京八大處和上海第九人民醫院是公立醫院正經美容科典型代表。此類醫院擁有較強的醫療技術,但極少進行營銷宣傳;相比民營同業競爭者,此類醫院服務質量較差,但由于體制原因也無法快速應對市場的快速競爭。 此外,中小型醫院更依賴于搜索引擎出價,對于漲價非常敏感。
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18-2023年中國美容機構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指出,大型連鎖美容機構是醫美行業的發展趨勢,將在整合中脫穎而出。 當前,全國性大型連鎖醫療美容醫院,連鎖網絡門店分布范圍廣,除北上廣是必備區域外,在國內主要的發達省份和城市也能建立分院,品牌知名度較高;同時,這類醫美服務商提供較為全面的服務,基本覆蓋所有的醫療美容整形項目。代表機構有華韓、伊美爾等。 目前我國醫美連鎖的規模普遍較小,從門店數量上看,超過10家的僅有6家,而莆田系占據一半;從業務規模上看,盈利過億的僅1家。因此,未來行業存在十足的整合潛力。
醫療美容投資存在痛點難點——獲客難、成長難、上市難醫美的痛點主要來自于客流、成長、規范和行業性標準四大問題。醫美不投廣告幾乎沒有新客人,渠道獲客成本高昂,高達60%-70%。但同時,廣告投入產出比也在日益下降,從早幾年的1比3,下降到現在的1比1.5,甚至更低。 業內人士指出,醫美同樣存在成長之痛。目前除了美萊一家獨大之外,第二梯隊的醫療美容醫院收入大多在10億以下,徘徊多年,無法實現快速成長。縱向方面由于單體醫院受物業面積、服務半徑限制,導致成長空間有天花板。橫向擴張困難重重,新開醫院選址難,投入大,盈虧平衡期越來越長,異地擴張成功率很低。值得注意的是,醫美行業缺乏規范,也掣肘行業發展。而不規范的后果,會留下稅務風險,很難與投資公司合作,等到收入和利潤規模提升,再規范的難度加大。 關于醫美行業難點方面,上市難成為行業發展的堵塞點,而上市難帶來的最直接的后果就是投資人無法退出。在A股上市可行性方面至今是一個問題,缺乏明確文件;港股雖然有成功的案例(香港醫思醫療),但是內地的鵬愛醫療已折戟港股市場。對于內地的醫美醫院來說,市場在內地,去港交所上市對品牌提升的意義不大。
希望回答對您有幫助,深入研究可與我司進一步咨詢合作。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