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物流業的發展離不開物流管理的發展,近年來,我國物流行業發展迅速,對于人才的需求也是越來越大。
物流降本增效措施總體肯定
在國家有關部門和各地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物流降本增效工作階段性成效顯著。2013年以來,我國社會物流總費用與GDP的比率連續5年保持下降,今年上半年進一步降至14.5%。近期行業協會對重點物流企業負擔及營商環境的調查顯示,企業對近幾年政府采取的物流降本增效措施總體肯定,對行業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物流業是支撐國民經濟的基礎性戰略性產業。社會物流成本水平是國民經濟發展質量的綜合體現,是決定實體經濟競爭力的關鍵因素,黨中央、國務院對此高度重視,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連續幾年對降低物流成本提出要求,國務院常務會議多次研究部署物流降本增效工作。深入推進物流降本增效,對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使經濟在更高水平和更高質量上實現供需動態平衡;優化資源配置,促進生產和消費,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降低實體經濟運行成本,提高經濟發展效率效益水平和國際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
物流行業總體運行情況
2018年上半年,全社會物流運行總體緩中趨穩,新興物流領域發展迅猛,社會物流運行效率持續改善,企業業務規模增長總體平穩,面對外部經濟環境和競爭態勢,主動求變意識普遍增強,創新融合協調成為發展共識。
社會物流總額增長平穩適度。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物流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全國社會物流總額為131.1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9%,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3個百分點。其中,工業品物流總額119萬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6.7%,增速比一季度回落0.1個百分點;進口貨物物流總額6.8萬億元,同比增長3.8%,增速比一季度回落1.4個百分點;農產品物流總額1.2萬億,同比增長3.2%,增速比一季度提高0.1個百分點;單位與居民物品物流總額3.1萬億元,同比增長29.3%,增速比一季度回落2.3個百分點。
圖表1:2017-2018年6月中國社會物流總額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狠抓政策落實,推動物流降本增效工作再上新臺階
各地推進物流降本增效的做法,對于示范帶動更多領域挖掘降成本潛力,促進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的參考和借鑒意義。雖然我國社會物流成本已有大幅下降,但仍明顯高于發達國家甚至部分發展中國家,物流降本增效工作依然任重道遠。各地要學習借鑒相關省(區市)的先進經驗,真抓實干、勇于創新,推動物流降本增效工作再上新臺階。
下一步要重點在政策落實、"放管服"改革、變革創新、強化協同、推動"公路轉鐵路"等五個方面下功夫。結合2018年國務院大督查有關要求,針對部分領域、部分地區存在的政策細化實化不足、落實進度緩慢等問題要開展自查,及時研究解決政策落地過程中存在的問題,狠抓政策落實,確保已出臺的各項措施發揮成效。
目前物流降本增效工作已經進入深水區,一些已出臺政策措施的效力正在減弱,部分領域進一步降成本的空間有限,迫切需要解放思想,創新思路,在更大范圍、更深層次上推進工作。希望各地積極參與即將啟動的物流降本增效綜合改革試點,進一步探索破除體制機制障礙和創新發展路徑,爭取在加快多式聯運發展、解決用地難和融資貴、改善行業營商環境等方面取得突破。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