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7月16日上午,國家統計局發布上半年國民經濟運行情況,其中2018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GDP)418961億元,同比增長6.8%。其中二季度同比增長6.7%,連續12個季度保持在6.7%至6.9%的區間。
國家統計局公布,2017年全年國內生產總值82712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6.9%。分季度看,一季度同比增長6.9%,二季度增長6.9%,三季度增長6.8%,四季度增長6.8%,這是中國經濟增速七年來首次反彈。
資料來源:國家統計局
國際上通行的衡量外債規模的指標包括償債率、債務率及負債率。
償債率為當年中長期外債還本付息額加上短期外債付息額與當年貨物和服務項下外匯收入之比,用以反映一個國家當年所能夠承受的還本付息能力,警戒線為20%。
債務率是指年末外債余額與當年貨物和服務貿易外匯收入之比,用以反映一國國際收支口徑的對外債總余額的承受能力,警戒線為100%。
負債率是指外債余額與國民生產總值之比,用以反映國民經濟狀況與外債余額相適應的關系,警戒線為20%。
資料來源:國家外匯管理局
2018年4月19日,新聞發布會上國家外匯管理局國際收支司司長、新聞發言人王春英表示:
從外債構成結構看,2017年我國外債增長主要由兩個方面推動:
第一,貨幣與存款比2016年末增長比較多,增長了1246億美元,占全年外債總規模增長的42%,主要是銀行的跨境融資大幅提高。
第二,債務證券比2016年末增長1079億美元,占全年外債總規模增長的37%,反映了我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對外開放程度不斷提升的影響。如果分季度來看,2017年外債增長主要集中在第二和第三季度,分別增長了1249億美元和1172億美元,第四季度的外債增長是355億美元,增速明顯放緩。
當前,我國外債風險總體可控,從以下幾方面來做解釋:
第一,從外債風險指標來看,2017年末,中國的負債率、債務率和償債率等指標都在國際公認的安全線之內。負債率是外債余額比上GDP,債務率是外債余額比上貨物和服務貿易出口收入,償債率是中長期外債還本付息和短期付息額之和比貨物和服務貿易出口收入。這幾個比例都在國際公認的安全線以內。
第二,從短期外債看,2017年末短期外債占總外債的比例保持相對平穩的水平,低于歷史最高水平大概10個百分點。同時,2017年末我國短期外債和外匯儲備之比是35%,也是在合理的范圍內。從短期外債結構看,因為中國是一個貿易大國,所以短期外債中,企業之間的貿易信貸、銀行貿易融資等和貿易有關的信貸占比有四成,這部分短期外債實際是有貿易背景的,償債風險有限。
第三,近期借債主體的風險意識提高,對外幣債務做套期保值的企業越來越多了,我們覺得這樣既可以很好的管理好微觀風險,也有助于降低宏觀風險。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