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邀請演講生物醫藥行業上市公司數量逐步增加
從2011年至今,生物醫藥板塊的估值最高增長到72.68倍,最低為26.63倍,平均估值為41.52倍。 2017年Q1生物醫藥板塊的估值約為39.60倍市盈率,低于生物醫藥板塊歷史平均估值水平;與滬深300相比,生物醫藥板塊溢價率為362.68%,生物醫藥板塊的市場溢價明顯。
生物醫藥行業上市公司數量逐步增加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仿制藥市場規模
仿制藥行業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起步,迅速發展。仿制藥占處方藥的比例從1980 年代早期的10%增至2015年的88%。而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仿制藥一致性評價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數據顯示,到2020 年,仿制藥占處方藥的比例會進一步上升至92%。而銷售額比重也從2005 年的 20%,迅速提升到2015 年的40%。2016年我國仿制藥市場規模約9167億元,受慢性病患病率逐年增加、人口老齡化、醫保控費等因素影響,預計未來我國仿制藥市場規模將持續增長,到2020年可望達到14116億元。
仿制藥占處方藥支出的比例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仿制藥銷售額比重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仿制藥統治我國醫藥制造市場
目前我國總體仿制藥市場規模達到5000億元左右,占總藥品消費市場的約40%。然而在我國現有的18.9萬個藥品批文中,其中95%是仿制藥批文,制藥企業全部以仿制藥為主。
優質仿制藥實現上市的三大路徑逐漸清晰
制藥企業須積極進行品種梳理,開展藥學研究,搶占國內BE試驗資源,又快又好地完成仿制藥一致性評價,搶占市場空間;。
在歐盟、美國、日本等發達市場上市的品種轉向國內申報時,在優先審評及國外上市轉國內申報審核后視同通過一致性評價的政策鼓勵下,有望加快國內上市,實現彎道超車;。
主動撤回重新申報企業品種:撤回后按與原研藥一致性標準進行研究,重新申報將獲得優先審評的政策傾斜,有望加快上市。
優質仿制藥實現上市目標的三大路徑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正是由于集中度太低,導致我國藥品市場上存在大量低水平的重復建設,同質化競爭嚴重,極易引發惡性價格競爭。在3244個化學藥物品種中,262個品種占據了注冊文號總量的70%。醫藥產品產能利用率非常低。
我國醫藥產品產能利用率
資料來源:公開資料,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289個品種的仿制藥一致性評價進入倒計時
中國是仿制藥大國,但不是強國,為了提高藥品質量,2016年2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的《關于開展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的意見》指出,《基本藥物目錄》(2012年版)中,2007年10月1日前批準上市的化學藥品仿制藥、口服固體制劑共289個品種,應在2018年底前完成一致性評價。一致性評價簡單來說就是評價藥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據前瞻產業研究院不完全統計,目前通過一致性評價的品種只有20多種。
仿制藥質量亟待提升
即使是仿制,也很難達到"高仿",中國仿制藥長期面臨著"安全、無效"的尷尬問題,質量遠不及原研藥。"以前批了很多批號,一種藥幾百種批號,仿制藥很多是三仿、四仿,有的藥效不及原研藥的10%。
因為中國仿制藥質量較差,以至于即使原研藥專利到期后,其價格仍居高不下。
由于各種原因,我國仿制藥行業大而不強,藥品質量差異較大,高質量藥品市場主要被國外原研藥占領,患者對高質量仿制藥的需求與現行藥品可及性和可負擔性相比,還有一定差距。
要迎來仿制藥產業發展大提速,目前尤其需要政府層面完善高質量仿制藥招采的配套政策,才能真正把仿制藥產業帶入良性發展軌道。包括通過一致性評價后的藥品招標、醫保支付、醫院準入等多方面的政策。
想要真正讓產品能夠發揮作用,后面的政策需要配套,從招標、采購和整個醫保報銷、進入醫院,都需要去構建相應的配套機制。

掃一掃
下載《前瞻經濟學人APP》進行提問
與資深行業研究員/經濟學家互動交流讓您成為更懂行業的人